本文导读目录:
2、下调印花税,降低印花税,长期有用吗?最根本性还是在于市场制度建设
印花税真的可以降本号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凭此操作,盈亏自负!
大家好,我是初善君。
今天开盘东方财富就直接掉头往下,大跌%,带动炒股软件指数下跌.%,证券指数大跌.%,甚至带的大盘三连跌。
原因是昨晚国办发文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合理降低交易、托管、登记、清算等费用。
要知道跟其他券商相比,东方财富的收入构成里,相关的费用收入占比更高,所以今天被打的最惨。但是实际上,东方财富的收费应该是所有券商里最低的了,实际影响并不大,退一万步说,发文鼓励而已,大家执行与否还是未知数。
相较于降低这些费用,大家更倾向于降低或者取消印花税。要知道,年、年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亿元、亿元,同比增长%和%。
要知道,我们现在的印花税税率是千分之一,是年月制定施行至今,已经快十五年了。作为对比,证券公司年收的手续费费率大约是千分之二,现在呢,开户都是万分之三左右。
印花税十五年没有变化,而证券公司收的手续费下降了%(从.%到.%),这个时候继续鼓励证券公司降低收费,怎么想的!
当然,我也不会为证券公司说话,之前的手续费确实太高了。不过目前证券公司的刚性成本在万分之一点五左右,这个收费下降空间确实很小了。
所以真正有下调空间的是印花税,甚至直接取消也行。
下调印花税可以刺激股市是毫无疑问的,这个道理傻子都能明白。比如年印花税由千分之一上调至千分之三,大盘直接跌了%,年月从千分之三下调至千分之一,大盘直接涨了.%,年月征收对象由买卖双方调整至卖方,,大盘涨了.%。
有意思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两个月前才刚刚实施,这意味着除非上证跌到点,短期内调整印花税的可能性并不大。
所以上证要跌到点吗?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降低印花税,长期有用吗?最根本性还是在于市场制度建设月日,国办发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
在市场连续下跌后,把这个消息发出了,至少有三个含义:一是市场弱势上层已经关注到了;二是让金融机构让利于股民,增加一点信心;三是未来降印花税可能性的暗示。
先来回忆股历史上那几次降印花税。
第一次:年月,印花税率从‰调整到‰,牛市行情启动,上证指数从点升至年月的点,升幅达%;
之后三个月走势:缓慢上涨,直到加速上涨,走出主升浪!
第二次:年月日起,印花税税率由现行的‰调整为‰,第二天股市走出“·井喷”行情。
之后三个月走势:行情维持不到半个月,之后很快就转涨为跌,不断探出新低,之后三个月以不断探底为主!
第三次:年月日起,印花税税率延续‰,同时调整为单边征税。第二天股市开盘涨停,股全天封死涨停板,股历史唯一一次伪一字涨停板。
之后三个月走势:但仍然行情维持不到两周,指数就拐头向下,出现单边下跌,之后三个月走势先创新低后横盘震荡再缓慢上涨!
直至现在,周五这根实体光脚大阴线之后,大盘在一线构筑的双底形态,已经被破坏了。理论上讲,周末若没有特别重磅的利好,指数下周可能就要奔点而去了。
所以说,降低甚至取消印花税,对市场有中短期利好推动作用,长期来看,还是市场的归市场 凯撒的归凯撒。
从发达国家证券市场来看,监管部门对市场走势都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它们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市场监管与建设上。在他们看来,市场走势属于“无形之手”的地盘,“有形之手”绝不该向那里伸展。反观我国证券市场,散户数量众多的现实,加上政府浓厚的“父爱主义”,让监管部门不得不对市场走势保持高度关注,结果不仅他们自己异常辛苦,而且实际效果也并不理想,许多时候甚至事与愿违。
现在遭市场经常非议诟病的有:
,监管函关注函发得过于频繁,稍有连板涨停就定点清除,连续跌停却不管,人为打压了做多情绪。
,新股发行常态化搞得过于猛烈,高价高募资发行,融资规模连年全球第一,对二级市场抽血太严重。
,券商天价配股,从二级市场圈钱抽血。
,基金私募散户化。公募基金主导的市场,本质上仍然是散户市场。而且,中国特色的基金考核方式,让基金经理天然喜欢抱团,喜欢追逐热门行业和股票。今年偏股型基金对新能源配置比例高达%。单一板块都建仓%了,这是股历史上从未有过。
管理层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规模不断膨胀,已经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但从市场表现来看,这些机构投资者,并未成为市场的定海神针,反而加剧了市场波动。
下调印花税,印花税真的可以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下调印花税,印花税真的可以降、下调印花税,印花税真的可以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