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于现金支票存根,出纳小常识-记账和对账的方法的知识,也会对现金支票存根,出纳小常识-记账和对账的方法进行解释,
本文导读目录:
登记现金日记账(亦称现金出纳登记簿)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出纳员的重要工作,一定要认真仔细才行。应像要求会计员记账一样,出纳员也必须按规定记好账、结好账、对好账。
(一)正确建立新账。不论是新接出纳工作,还是老出纳人员,年初建立新账时应将上年年终余额过入“余账”栏,不得先过入“发生额”栏,再过入“余额栏”。
(二)序时记账。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按发生业务的时间先后顺序登记,并要求逐笔记录,按日结记当天发生额及其余额,与库存现金数进行核对,看是否账款相符。
(三)正确更正错账。记错账或结错账是常有的事。会计制度历来规定,财会人员要按正确的方法改正错账,不准就字涂改或个别数字涂改,不准挖、补、刮、擦,更不准用消字灵褪色涂改。
(四)正确选用账本。由于现金出纳登记簿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均属日记账,所以必须用订本账册,而不得用活页账。订本账的账页数固定、页码事先印在账页上,如记账时形成隔页、跳行,应划红叉或红线注销,并用红字写上“此页空白”、“此行空白”等字样,不准将账页撕掉。
五)正确对账。每日结完现金日记账后,将余额与库存现金结存数进行核对,以求账款相符。单位、企业的会计账一般要求日清月结,当会计结完账后,出纳员应主动报出现金结存数与会计员对账。出纳员还必须经常与银行对清存款项目,使单位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科目对账单的余额保持一致。其对账方法一般以“对账单”为依据,与存款日记账所记载的收支项目逐笔核对。
有些出纳员记载存款日记账时,将某些原始凭证汇总下账,如将同一天签发的转账支票存根或现金支票存根汇总到一张记账凭证上,一次记入银行存款日记账内,而银行的“对账单”上却是逐笔记账,这样,单位出纳员就应当用这些汇总记账的原始凭证逐一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如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与银行“对账单”核对不上,则按“未达账项”处理,业务量不多的单位,可将未下账单据逐笔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若业务量较多,需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将银行已入账企业未入账、银行已出账企业未出账的凭证加、减汇总到单位存款日记账余额内,看是否平衡。如经过调节后,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仍不能相符,则应轧出差额,澄清出银、企双方账务不符的笔数,及时主动找银行对账,并弄清楚情况,妥善处理。
开户单位每接到一张银行存款“对账单”,就应当及时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勾笔核对,不应推迟到期末集中核对。银行存款“对账单”不能代替单位存款日记账。全年“对账单”要逐一收集,完整保存,装订成册,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一起存档保管。
我妈,老会计,因为分钱失眠了会计每天都得和报表打交道,刚入行会计的同学,常常要发出会计三连问:
你的账做完了吗?
你的账做平了吗?
你的凭证审了吗 ?
前阵子,有位网友就吐槽说,自己做会计的妈妈,因为误差了分钱,一天一夜没睡好……
没做过会计的小伙伴可能会好奇:不就是八分钱嘛,又不是万八千的,大不了自掏腰包给补上,至于一天一夜睡不好么?到底是会计大惊小怪,还是外行人不懂行业真相,我们一起往下看。
分钱账不平,可以直接补上吗?
财务人都知道,不能!
账不平,无论是差一分还是一万或者更多,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都是不平。只要有相差,就说明有数据错误,需要去检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做相应调整才行。
网上曾有人发起过这个问题,对于回答,也透露出了财务人的不易…
那么,账不平,都有哪些可能性呢?
. 记账凭证是否做平了?
. 记账科目是否正确?
. 汇总是否平衡?
. 总账及明细账余额是否准确?
. 是否是因为自己的疏忽、笔误导致的?
...
账不平,会影响报表数据的准确性, 从而得出错误的财务信息,严重的会影响到企业的战略制定。
账不平,我该怎么办?
.差数法
差数法是指按照错账的差数查找错账的方法。
.尾数法
尾数法是指对于发生的差错只查找末位数,以提高查错效率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借贷方金额其他位数都一致,而只有末位数出现差错的情况。
.除法
除法是指以差数除以来查找错账的方法。当某个借方金额错记入贷方(或相反)时,出现错账的差数表现为错误的倍,将此差数用去除,得出的商即是反向的金额。
.除法
除法是指以差数除以来查找错账的方法,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
()将数字写小;
()将数字写大;
()邻数颠倒。
这些情况可能会出现现金错账
财务的工作需要十二分的细心谨慎,稍不留意写下的一个错误,常常需要后面花费十倍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弥补。根据以往的经验,出现现金长款或短款主要是以下这些原因造成的,现整理如下:
.看错凭证的金额位数,或将金额颠倒看错。如把元看成角、分,把看成等。
.凭证大、小写金额不一致,未严格复核,就按大写(或小写)金额收款或付款。
.一笔收款(或付款)有若干张凭证,加计总数时没有认真进行复核,为图省事,不使用计算器,总金额计算有误。
.在收款、付款中有抵收抵付的现金凭证,在计算扣减时未认真复核,以至计算错误。
.违背收款、付款操作规则,没有及时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专用章,以至发生重付、少收。
.没有及时登记“现金日记账”不慎将凭证遗失。
.去银行提现金或收取外单位(个人)大额款项,未能核对查实就予以签收,造成错款。
.一笔款未收完,又接着收第二笔,搞乱缴款者的款项。
.收款清点完毕,对券别加计总数时不认真复核,发生加错金额、看错金额、看错券别、看错大数、点错尾数等差错。
.初点不符,复点相符,不再进行第三次核实,实际有误,就作无误收下。
会计和出纳记账、对账小技巧
与其等到错误发生再去弥补,不如在做账的时候通过规范的操作,避免错误的发生,下面总结了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避免因为分钱而整晚失眠的烦恼
.正确建立新账
不论是新接出纳工作,还是老出纳人员,年初建立新账时应将上年年终余额过入“余账”栏,不得先过入“发生额”栏,再过入“余额栏”。
.序时记账
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按发生业务的时间先后顺序登记,并要求逐笔记录,按日结记当天发生额及其余额,与库存现金数进行核对,看是否账款相符。
.正确更正错账
记错账或结错账是常有的事。会计制度历来规定,财会人员要按正确的方法改正错账,不准就字涂改或个别数字涂改,不准挖、补、刮、擦,更不准用消字灵褪色涂改。
.正确选用账本
由于现金出纳登记簿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均属日记账,所以必须用订本账册,而不得用活页账。订本账的账页数固定、页码事先印在账页上,如记账时形成隔页、跳行,应划红叉或红线注销,并用红字写上“此页空白”、“此行空白”等字样,不准将账页撕掉。
.正确对账
每日结完现金日记账后,将余额与库存现金结存数进行核对,以求账款相符。单位、企业的会计账一般要求日清月结,当会计结完账后,出纳员应主动报出现金结存数与会计员对账。
出纳员还必须经常与银行对清存款项目,使单位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科目对账单的余额保持一致。其对账方法一般以“对账单”为依据,与存款日记账所记载的收支项目逐笔核对。
有些出纳员记载存款日记账时,将某些原始凭证汇总下账,如将同一天签发的转账支票存根或现金支票存根汇总到一张记账凭证上,一次记入银行存款日记账内,而银行的“对账单”上却是逐笔记账,这样,单位出纳员就应当用这些汇总记账的原始凭证逐一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如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与银行“对账单”核对不上,则按“未达账项”处理,业务量不多的单位,可将未下账单据逐笔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若业务量较多,需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将银行已入账企业未入账、银行已出账企业未出账的凭证加、减汇总到单位存款日记账余额内,看是否平衡。
如经过调节后,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仍不能相符,则应轧出差额,澄清出银、企双方账务不符的笔数,及时主动找银行对账,并弄清楚情况,妥善处理。
开户单位每接到一张银行存款“对账单”,就应当及时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勾笔核对,不应推迟到期末集中核对。银行存款“对账单”不能代替单位存款日记账。全年“对账单”要逐一收集,完整保存,装订成册,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一起存档保管。
.缴款者交来的现金零乱,只以初次清查计算的数目为准。
.把自己的款与他人的款混淆在一起,误作长款退给了他人。
.忘记将应找补的现金还给缴款者。
现金支票存根,出纳小常识-记账和对账的方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现金支票存根,出纳小常识-记账和对账的方法、现金支票存根,出纳小常识-记账和对账的方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