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目录:
2、伪造银行卡,收赃、出售银行卡、伪造国家机关证书……东方连破3起案件
3、委托收款,中国发布丨借款合同别随意签 先注意这些“雷点”
4、未成年退款,套利、骗财……“未成年人退款”成一些人的“商机”
5、未成年退款,谨防“未成年人退款”被利用成灰产 平台应加强审核验证
6、未成年退款,谨防“未成年人退款”被利用成灰产 平台应加强审核验证_1
工伤五级以上,回到岗位后,薪酬怎么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工伤治疗期结束,经过工伤劳动能力鉴定,至级退出现有劳动岗位。其他级别,返回岗位上班之后,根据劳动能力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并根据岗位情况领取薪酬。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劳动者返回单位重新上岗之后,应当与原工作单位,心平气和进行协商,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同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岗位工作。一般情况下,作为用人单位会根据劳动者的鉴定结果,安排适当的工作。
作为劳动者,发生了工伤,的确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无论造成的原因是怎样的,事情已经结束,就要往前看,而不是沉浸在以前,或者,现实中无法自拔,导致工作之中发生情绪性发泄,从而影响了以后的职业生涯。
只要单位按照法律法规依法办事,为劳动者进行了相应的补偿,劳动者,就应当尽快从所谓受害者不幸的情绪当中尽快走出去,往前看,为未来的生活创造更美好的前景??????
遭受工伤,生理的伤痛实际很容易愈合,但是心里的创伤却是需要一个过程,每个遭遇此不幸的劳动者都应当早日获得解脱???????♀?,走向更好的生活??????
点赞会幸福,关注更幸运,
利人利己,欢迎关注,转发。
收赃、出售银行卡、伪造国家机关证书……东方连破起案件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月日消息 (记者 李绍远)近日,东方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发挥奋勇拼搏、连续作战的精神,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出好先手棋,打好主动战,持续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打击的高压态势,对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环境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类犯罪开展凌厉攻势,重拳出击连破起案件,有效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不仅盗窃的被抓,收脏也难逃法网
东方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在侦办一起系列盗窃摩托车案件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将盗窃的辆摩托车转卖给潘某中进行销赃,并告知潘某中车辆是盗窃来的,潘某中明知摩托车是盗窃来的仍进行收购。获取线索后,该大队民警立即开展研判,部署抓捕工作,于月日成功将涉嫌掩饰隐瞒犯罪嫌疑人潘某中抓获。经询问,潘某中对其收购赃物的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将潘某中送东方市看守所羁押。
警方提醒:收购赃物是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不仅严厉打击盗窃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同时,对收购赃物的违法人员,公安机关将根据相关法律进行处罚。
潘某收购赃物被东方公安抓获。警方供图
男子为牟利伪造国家机关证书被抓
月日,东方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相关部门移交王某锋涉嫌犯罪的线索,接到线索后,该大队民警立即开展侦查工作,经过细致的调查走访,进一步确定王某锋涉嫌实施变造国家机关证件的犯罪行为。
月日王某锋到东方市公安局投案自首,并如实供述其通过套用真实的六张税收完税证明(税收完税证明属于国家机关证件),利用打印机变造出六张虚假的税收完税证明,并以此成功申办了四张不动产权证(其中两张虚假税收完税证明未办理成功不动产权证)的事实,王某锋因此获利万余元人民币。
目前,王某锋因涉嫌变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王某锋因涉嫌变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警方供图
“帮信”就是帮凶,一人出售银行卡被抓
年月日,东方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电诈办联合大田派出所破获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罗某胜。
经调查,年月下旬至年月日,嫌疑人罗某胜前后出售名下三张银行卡给他人用于转账网络赌博平台的资金,且其中罗某胜出售的中国银行银行卡涉及网络诈骗案件,罗某胜从中获利元,且已查明涉案资金流水共计余万元。目前,罗某胜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切莫贪小惠小利,将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电话卡出租、出借、出售给他人使用,为不法分子犯罪行为提供作案工具,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同时也要不断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妥善保护好自身财产安全及个人信息,勿将自己的个人信息透露给他人。
罗某胜出售名下银行卡给他人用于转账网络赌博平台的资金,被东方公安抓获。警方供图
中国发布丨借款合同别随意签 先注意这些“雷点”中国网月日讯 据最高检消息,年第一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办理借款合同类民事检察监督案件件,占受理民事生效裁判结果监督案件总数的%。
借款是市场经济运行和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经济活动,也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法律行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踩雷”,产生各类经济、法律纠纷。办案发现,借款合同纠纷主要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金融机构同业拆借合同纠纷等,集中在生产经营、金融投资、房地产开发、商品消费、国际贸易等经济领域。此类监督案件暴露出民间借贷市场不够规范,当事人法律意识、风险意识不足等问题,未能回避本应回避的风险、承担了不应承担的责任,亟需予以规制、引导、提醒。
出借人法律意识欠缺,难以做到全环节防范风险。借款尤其是民间借贷,往往发生在熟人之间,当事人往往囿于人情,疏于留存证据,忽视法律风险。有的借款行为发生时,没有留下充足的证据,导致诉讼时无法确认借款主体、金额、利息、是否已偿还、是否有担保、担保方式及措施等事实。有的在借款金额、借款用途、借款期限等事项作出变更时,缺乏书面证据予以明确,纠纷发生后,难以认定违约责任。有的在还款时,不注意保存还款、追讨欠款的证据,致使还款金及其利息、诉讼时效难以认定。特别是委托第三方还款、收款时,缺乏对还款事实的书面确认证据。在一些疑难复杂案件中,又常涉及借款相关凭证缺失、转化型借贷、夫妻共同债务、规避利率上限、拆分借款、改变借款用途等重要情形,此时符合法律规定或诉讼要求的证据就显得极为关键。一旦证据缺失,将直接影响对借款行为整体事实的认定,进而影响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支持和保护。如,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民事监督案中,刘某与江某系朋友关系。刘某出借万元给江某,碍于情面未在借款合同中写明利息,只口头约定期限一年,利息%。一年后,江某未能偿还借款,刘某向法院起诉,因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借款约定有利息,法院只判令江某偿还本金,未支持刘某有关利息的诉讼请求。
担保人对担保风险认识不足,轻易成为他人债务的“背锅侠”。办案发现,不少当事人不重视借款合同中的担保问题,导致自身利益受损。有的担保人对担保的含义理解不透,对应承担的保证法律责任不够了解,存在盲目担保、被迫担保、冒名担保、欺诈性担保等情形。有的公司不经法定程序,或未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同意,违规对外担保等。还有的担保人轻易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且在担责后不及时告知债务人,让债权人有机可乘、双重受偿,谋取不正当利益。如,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民事监督案中,赵某某向周某某借款万元,借款期限为四日,胡某某作为保证人。借款到期后,赵某某未偿还借款。周某某因寻找赵某某无果,遂要求担保人胡某某承担保证责任。胡某某与周某某达成调解协议,约定由胡某某在保证范围内承担万元担保责任,余款万元及利息无需承担。后胡某某分三次向周某某偿还借款合计万元。此后,周某某隐瞒担保人胡某某已偿还万元的事实,以赵某某及其妻子为被告提起诉讼,仍要求二人偿还万元欠款及利息。
忽视诉讼时效或保证期间,无法维护正当权益。借款合同发生纠纷后,如果当事人希望通过诉讼主张权益,首先就要了解诉讼时效等法律制度。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了相对明确的诉讼时效等制度,但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很多民事主体甚至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没有意识到诉讼时效或保证期间的重要性,以致未能及时行使诉讼权利,正当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如,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民事监督案中,郭某恩向某县农村信用社借款,郭某然担保,借款期限是一年。郭某恩到期后未能偿还借款,某县农村信用社向法院起诉,要求郭某然承担担保责任。法院支持了农村信用社的诉讼请求。郭某然不服,申请检察监督。检察机关审查发现,某县农村信用社未在保证期间内向郭某然主张承担担保责任,根据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上述主张不受法律保护。检察机关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法院采纳并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针对以上风险点,检察机关建议:要增强依法维权意识。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借款前后注意收集、保留证据,防止因证据不足导致承担败诉风险。要树立正确风险意识。在确定借款相关事项、出具借款有关凭证、设定担保责任等方面,做到“慎之又慎”,借条欠条要分清,利息约定要合法,提供担保要慎重。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树立科学理性的负债观、消费观和投资理财观,不轻信通过非正规渠道推介的投资产品,防范过度借贷、诱导贷款、“超前消费”,不参与“套路贷”“高利贷”等非法借贷行为。
套利、骗财……“未成年人退款”成一些人的“商机”主播“鹤唐”人气不高,可最近直播时频频被充值,本以为是苦尽甘来,没承想却是掉入了陷阱。
“鹤唐”所在的直播平台有一项规则:用户在直播间花钱充值开通“舰长”后,可以获得主播寄送的实体礼物。不久前,她在直播时收到一条系统提示,“有用户每月花元开通了‘舰长’。”欣喜的“鹤唐”立即为“舰长”准备了手绘贺卡、印章、挂饰等种礼物,打包好后按照“舰长”提供的地址邮寄过去。可等对方收货后,她竟然收到一则未成年人退款申请的通知——而这名“舰长”起初告诉“鹤唐”,其为成年人,有固定工作。
今年月,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整治网络直播打赏行为失范问题,明确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打赏行为不具有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应该退还。
但让“鹤唐”疑惑的是,自己收到的明明是成年人的消费赠礼,为何对方能以未成年人身份发起退款申请呢?
“鹤唐”的遭遇并非个例。直播平台有不少主播宣称自己收到过未成年人的退款申请,涉及金额从几元至十几万元不等,甚至有主播接到的几笔大额退款发起人是同一名未成年人。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未成年人退款背后,有些是成年人为了套取主播福利,伪装成未成年人的恶意退款,再把主播送出的礼物转手卖出谋利。还有一部分人盯上了未成年人退款的“商机”,表面上提供协助未成年人退款服务,暗地里却以“资料费”“预付款”等借口骗取钱财。
有些人钻机制漏洞
收到礼物申请退款
来自浙江慈溪的方华是入驻某直播平台的一位主播,他也曾在送出礼物后又被未成年人要求退款。而实际上,对方可能是成年人。
后来他了解到,是有人钻了“未成年人退款机制”的漏洞。“直播送礼不需要实名认证,只要向账户充值就可以送礼,事后申请未成年人退款之前再进行实名认证。”方华说。
方华发现,有人收到礼物后,便通过一些二手交易平台卖出,买家很多是未成年人。
来自河北廊坊的小李是一名高中生,他就曾买到过“只有舰长才能拥有的礼物”。小李平日热衷于观看直播,经常省吃俭用为自己喜欢的主播充值送礼物。他想加入主播的私人群,和主播直接交流,收到主播的独家礼物,但加入私人群的门槛很高,不但要投入大量精力观看直播,还要花费成千上万元购买礼物送给主播。受限于财力和时间,小李只能望而却步,可他对于主播独家签名祝福的写真照“垂涎不已”。
有一次,小李浏览某二手交易平台时发现,有人在售卖自己喜欢的主播签名照,每张元。他立马下单购买了一张,到货之后查看是正品。高兴之余,小李心里也在纳闷:每名群成员只会收到一张签名照,真粉丝一般会用来收藏,可为何网上流出这么多签名照呢?
后来,他又在该平台看到有人公开售卖一些主播的“舰长”福利,元一套,内含拼装立牌、主播徽章以及马克杯。
有人受益就有人受损。根据一些直播平台的收益规则,主播收到的礼物会被转换成金仓鼠,主播凭借金仓鼠数量提现。未成年人发起退款后,主播账户中的现存金仓鼠会立即被扣除,有的人甚至被扣成负数,原先收到的礼物已提现花完,一下“负债累累”。一位名叫“”的主播被要求退款万元,而送出去的实体礼物也打了水漂。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旭亮分析,有人利用“未成年人退款”机制进行灰色操作。该机制本是一项保护未成年人的机制,如遭滥用,不仅损害未成年人的权益,还会给主播造成身心伤害及财产损失。更严重的是,这一行为还可能涉嫌诈骗。这些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主播福利的目的,客观上通过虚构或者隐瞒事实的方式使主播形成错误认识,并基于该错误认识交付财物,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协助退款陷阱重重
稍有不慎人财两空
在未成年人退款的众多环节中,套取礼物后申请退款仅仅是其中一环。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网络平台上活跃着一个群体,他们专门帮助未成年人退款,大多通过私聊方式联系买家,再切换平台进行交易。
有知情人士透露,这个群体的操作模式根据不同平台的申请要求不同而有变化,但都需要买家提供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和付款记录,随后根据平台不同设置相应的“退款协议样本”,收费标准一般为申请退款金额的十分之一。如果买家提供的资料不齐全,他们还会“贴心”地提供全套未成年人资料,一套价格在元至元。
在“百度贴吧”的“未成年人退款吧”中,不少人发帖询问如何申请未成年人退款。这些帖子下方有大量跟帖称,“加我,帮你退款”。
记者注意到一则名为“举报骗子”的帖子,吧友“”控诉了自己被骗的经历。今年月,该吧友因不会申请未成年人退款而发帖寻求帮助,一位名叫“联创云智”的网友留言称可以协助其申请。
“”添加对方为好友后,对方开口就要收元“资料费”,称这笔款项是固定收费项目,需提前交纳。“”付款后,对方向其索要身份信息、充值记录等相关资料,并且发来一份“退款协议书范本”,要求其附上电子签名。
至此,协助退款服务接近尾声。对方告诉“”耐心等待即可,个工作日内便可退款成功。可到了第天,“”找到对方追问进度时,却被告知对方的号码已被冻结,暂时无法操作,需要解封后继续申请。此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记者以“联创云智”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该用户已经改名。
该吧吧主向记者介绍,协助未成年人退款,一般是帮助未成年人家庭寻找孩子的消费证据,如时间点、与同学聊天记录等。如果和平台多次沟通,虽然过程烦琐,但成功概率大。由于经常有吧友上当受骗,吧主在贴吧要求接单人员及时公布相关资质和身份信息进行备案,预防吧友上当受骗,但截至目前,没有任何人向吧主报备。
“协助未成年人退款本无可厚非,但出发点应当是服务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而不是为了从中谋利。”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叶林说。
周旭亮分析,假借未成年人身份信息帮助成年人退款,可能面临民事、行政甚至是刑事责任。成年人通过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平台退款,构成诈骗,根据涉案数额和情节,将被处以行政处罚乃至刑事处罚。
平台加强审核验证
正确引导未成年人
在叶林看来,“未成年人退款”机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平台存在主体混乱、审核不严、标准不一等情况,导致相关灰色产业激增,使得多方权益遭到侵害。
“直播平台对于未成年人的身份审核机制存在漏洞。根据相关规定,未成年人严禁参与直播打赏。但成年人能利用未成年人信息退款,恰恰暴露了直播平台对未成年人身份审核机制的漏洞。”周旭亮说。
为此,周旭亮建议加强监管:完善未成年人身份审查制度,提高用户门槛,落实实名注册,关闭未成年人账户的打赏功能;强化家庭监管,倡导社会监督,家长要以身作则,和学校联合监督教育,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完善并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能力,各直播平台提高对未成年人用户的关注程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用户操作的规范引导。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告诉记者,根据网络安全法等法律规定,直播平台应当要求用户实名注册。实践中,不同的直播平台在实名注册方面的做法不同,导致有漏洞可钻。可完善人脸识别技术,对用户注册时的身份信息加强审核和验证。
周旭亮也提醒网络主播,自觉抵制违反法律法规、有损网络文明、有悖网络道德、有害网络和谐的行为,主动劝阻未成年人参与打赏,净化网络环境。
谨防“未成年人退款”被利用成灰产 平台应加强审核验证有人伪装成未成年人套取福利 有人以协助退款为由骗取钱财
谨防“未成年人退款”被利用成灰产
本报记者 韩丹东
本报实习生 王意天
主播“鹤唐”人气不高,可最近直播时频频被充值,本以为是苦尽甘来,没承想却是掉入了陷阱。
“鹤唐”所在的直播平台有一项规则:用户在直播间花钱充值开通“舰长”后,可以获得主播寄送的实体礼物。不久前,她在直播时收到一条系统提示,“有用户每月花元开通了‘舰长’。”欣喜的“鹤唐”立即为“舰长”准备了手绘贺卡、印章、挂饰等种礼物,打包好后按照“舰长”提供的地址邮寄过去。可等对方收货后,她竟然收到一则未成年人退款申请的通知——而这名“舰长”起初告诉“鹤唐”,其为成年人,有固定工作。
今年月,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整治网络直播打赏行为失范问题,明确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打赏行为不具有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应该退还。
但让“鹤唐”疑惑的是,自己收到的明明是成年人的消费赠礼,为何对方能以未成年人身份发起退款申请呢?
“鹤唐”的遭遇并非个例。直播平台有不少主播宣称自己收到过未成年人的退款申请,涉及金额从几元至十几万元不等,甚至有主播接到的几笔大额退款发起人是同一名未成年人。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未成年人退款背后,有些是成年人为了套取主播福利,伪装成未成年人的恶意退款,再把主播送出的礼物转手卖出谋利。还有一部分人盯上了未成年人退款的“商机”,表面上提供协助未成年人退款服务,暗地里却以“资料费”“预付款”等借口骗取钱财。
有些人钻机制漏洞
收到礼物申请退款
来自浙江慈溪的方华是入驻某直播平台的一位主播,他也曾在送出礼物后又被未成年人要求退款。而实际上,对方可能是成年人。
后来他了解到,是有人钻了“未成年人退款机制”的漏洞。“直播送礼不需要实名认证,只要向账户充值就可以送礼,事后申请未成年人退款之前再进行实名认证。”方华说。
方华发现,有人收到礼物后,便通过一些二手交易平台卖出,买家很多是未成年人。
来自河北廊坊的小李是一名高中生,他就曾买到过“只有舰长才能拥有的礼物”。小李平日热衷于观看直播,经常省吃俭用为自己喜欢的主播充值送礼物。他想加入主播的私人群,和主播直接交流,收到主播的独家礼物,但加入私人群的门槛很高,不但要投入大量精力观看直播,还要花费成千上万元购买礼物送给主播。受限于财力和时间,小李只能望而却步,可他对于主播独家签名祝福的写真照“垂涎不已”。
有一次,小李浏览某二手交易平台时发现,有人在售卖自己喜欢的主播签名照,每张元。他立马下单购买了一张,到货之后查看是正品。高兴之余,小李心里也在纳闷:每名群成员只会收到一张签名照,真粉丝一般会用来收藏,可为何网上流出这么多签名照呢?
后来,他又在该平台看到有人公开售卖一些主播的“舰长”福利,元一套,内含拼装立牌、主播徽章以及马克杯。
有人受益就有人受损。根据一些直播平台的收益规则,主播收到的礼物会被转换成金仓鼠,主播凭借金仓鼠数量提现。未成年人发起退款后,主播账户中的现存金仓鼠会立即被扣除,有的人甚至被扣成负数,原先收到的礼物已提现花完,一下“负债累累”。一位名叫“”的主播被要求退款万元,而送出去的实体礼物也打了水漂。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旭亮分析,有人利用“未成年人退款”机制进行灰色操作。该机制本是一项保护未成年人的机制,如遭滥用,不仅损害未成年人的权益,还会给主播造成身心伤害及财产损失。更严重的是,这一行为还可能涉嫌诈骗。这些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主播福利的目的,客观上通过虚构或者隐瞒事实的方式使主播形成错误认识,并基于该错误认识交付财物,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协助退款陷阱重重
稍有不慎人财两空
在未成年人退款的众多环节中,套取礼物后申请退款仅仅是其中一环。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网络平台上活跃着一个群体,他们专门帮助未成年人退款,大多通过私聊方式联系买家,再切换平台进行交易。
有知情人士透露,这个群体的操作模式根据不同平台的申请要求不同而有变化,但都需要买家提供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和付款记录,随后根据平台不同设置相应的“退款协议样本”,收费标准一般为申请退款金额的十分之一。如果买家提供的资料不齐全,他们还会“贴心”地提供全套未成年人资料,一套价格在元至元。
在“百度贴吧”的“未成年人退款吧”中,不少人发帖询问如何申请未成年人退款。这些帖子下方有大量跟帖称,“加我,帮你退款”。
记者注意到一则名为“举报骗子”的帖子,吧友“”控诉了自己被骗的经历。今年月,该吧友因不会申请未成年人退款而发帖寻求帮助,一位名叫“联创云智”的网友留言称可以协助其申请。
“”添加对方为好友后,对方开口就要收元“资料费”,称这笔款项是固定收费项目,需提前交纳。“”付款后,对方向其索要身份信息、充值记录等相关资料,并且发来一份“退款协议书范本”,要求其附上电子签名。
至此,协助退款服务接近尾声。对方告诉“”耐心等待即可,个工作日内便可退款成功。可到了第天,“”找到对方追问进度时,却被告知对方的号码已被冻结,暂时无法操作,需要解封后继续申请。此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记者以“联创云智”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该用户已经改名。
该吧吧主向记者介绍,协助未成年人退款,一般是帮助未成年人家庭寻找孩子的消费证据,如时间点、与同学聊天记录等。如果和平台多次沟通,虽然过程烦琐,但成功概率大。由于经常有吧友上当受骗,吧主在贴吧要求接单人员及时公布相关资质和身份信息进行备案,预防吧友上当受骗,但截至目前,没有任何人向吧主报备。
“协助未成年人退款本无可厚非,但出发点应当是服务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而不是为了从中谋利。”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叶林说。
周旭亮分析,假借未成年人身份信息帮助成年人退款,可能面临民事、行政甚至是刑事责任。成年人通过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平台退款,构成诈骗,根据涉案数额和情节,将被处以行政处罚乃至刑事处罚。
平台加强审核验证
正确引导未成年人
在叶林看来,“未成年人退款”机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平台存在主体混乱、审核不严、标准不一等情况,导致相关灰色产业激增,使得多方权益遭到侵害。
“直播平台对于未成年人的身份审核机制存在漏洞。根据相关规定,未成年人严禁参与直播打赏。但成年人能利用未成年人信息退款,恰恰暴露了直播平台对未成年人身份审核机制的漏洞。”周旭亮说。
为此,周旭亮建议加强监管:完善未成年人身份审查制度,提高用户门槛,落实实名注册,关闭未成年人账户的打赏功能;强化家庭监管,倡导社会监督,家长要以身作则,和学校联合监督教育,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完善并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能力,各直播平台提高对未成年人用户的关注程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用户操作的规范引导。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告诉记者,根据网络安全法等法律规定,直播平台应当要求用户实名注册。实践中,不同的直播平台在实名注册方面的做法不同,导致有漏洞可钻。可完善人脸识别技术,对用户注册时的身份信息加强审核和验证。
周旭亮也提醒网络主播,自觉抵制违反法律法规、有损网络文明、有悖网络道德、有害网络和谐的行为,主动劝阻未成年人参与打赏,净化网络环境。
来源: 法治日报
谨防“未成年人退款”被利用成灰产 平台应加强审核验证有人伪装成未成年人套取福利 有人以协助退款为由骗取钱财
谨防“未成年人退款”被利用成灰产
本报记者 韩丹东
本报实习生 王意天
主播“鹤唐”人气不高,可最近直播时频频被充值,本以为是苦尽甘来,没承想却是掉入了陷阱。
“鹤唐”所在的直播平台有一项规则:用户在直播间花钱充值开通“舰长”后,可以获得主播寄送的实体礼物。不久前,她在直播时收到一条系统提示,“有用户每月花元开通了‘舰长’。”欣喜的“鹤唐”立即为“舰长”准备了手绘贺卡、印章、挂饰等种礼物,打包好后按照“舰长”提供的地址邮寄过去。可等对方收货后,她竟然收到一则未成年人退款申请的通知——而这名“舰长”起初告诉“鹤唐”,其为成年人,有固定工作。
今年月,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整治网络直播打赏行为失范问题,明确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打赏行为不具有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应该退还。
但让“鹤唐”疑惑的是,自己收到的明明是成年人的消费赠礼,为何对方能以未成年人身份发起退款申请呢?
“鹤唐”的遭遇并非个例。直播平台有不少主播宣称自己收到过未成年人的退款申请,涉及金额从几元至十几万元不等,甚至有主播接到的几笔大额退款发起人是同一名未成年人。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未成年人退款背后,有些是成年人为了套取主播福利,伪装成未成年人的恶意退款,再把主播送出的礼物转手卖出谋利。还有一部分人盯上了未成年人退款的“商机”,表面上提供协助未成年人退款服务,暗地里却以“资料费”“预付款”等借口骗取钱财。
有些人钻机制漏洞
收到礼物申请退款
来自浙江慈溪的方华是入驻某直播平台的一位主播,他也曾在送出礼物后又被未成年人要求退款。而实际上,对方可能是成年人。
后来他了解到,是有人钻了“未成年人退款机制”的漏洞。“直播送礼不需要实名认证,只要向账户充值就可以送礼,事后申请未成年人退款之前再进行实名认证。”方华说。
方华发现,有人收到礼物后,便通过一些二手交易平台卖出,买家很多是未成年人。
来自河北廊坊的小李是一名高中生,他就曾买到过“只有舰长才能拥有的礼物”。小李平日热衷于观看直播,经常省吃俭用为自己喜欢的主播充值送礼物。他想加入主播的私人群,和主播直接交流,收到主播的独家礼物,但加入私人群的门槛很高,不但要投入大量精力观看直播,还要花费成千上万元购买礼物送给主播。受限于财力和时间,小李只能望而却步,可他对于主播独家签名祝福的写真照“垂涎不已”。
有一次,小李浏览某二手交易平台时发现,有人在售卖自己喜欢的主播签名照,每张元。他立马下单购买了一张,到货之后查看是正品。高兴之余,小李心里也在纳闷:每名群成员只会收到一张签名照,真粉丝一般会用来收藏,可为何网上流出这么多签名照呢?
后来,他又在该平台看到有人公开售卖一些主播的“舰长”福利,元一套,内含拼装立牌、主播徽章以及马克杯。
有人受益就有人受损。根据一些直播平台的收益规则,主播收到的礼物会被转换成金仓鼠,主播凭借金仓鼠数量提现。未成年人发起退款后,主播账户中的现存金仓鼠会立即被扣除,有的人甚至被扣成负数,原先收到的礼物已提现花完,一下“负债累累”。一位名叫“”的主播被要求退款万元,而送出去的实体礼物也打了水漂。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旭亮分析,有人利用“未成年人退款”机制进行灰色操作。该机制本是一项保护未成年人的机制,如遭滥用,不仅损害未成年人的权益,还会给主播造成身心伤害及财产损失。更严重的是,这一行为还可能涉嫌诈骗。这些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主播福利的目的,客观上通过虚构或者隐瞒事实的方式使主播形成错误认识,并基于该错误认识交付财物,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协助退款陷阱重重
稍有不慎人财两空
在未成年人退款的众多环节中,套取礼物后申请退款仅仅是其中一环。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网络平台上活跃着一个群体,他们专门帮助未成年人退款,大多通过私聊方式联系买家,再切换平台进行交易。
有知情人士透露,这个群体的操作模式根据不同平台的申请要求不同而有变化,但都需要买家提供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和付款记录,随后根据平台不同设置相应的“退款协议样本”,收费标准一般为申请退款金额的十分之一。如果买家提供的资料不齐全,他们还会“贴心”地提供全套未成年人资料,一套价格在元至元。
在“百度贴吧”的“未成年人退款吧”中,不少人发帖询问如何申请未成年人退款。这些帖子下方有大量跟帖称,“加我,帮你退款”。
记者注意到一则名为“举报骗子”的帖子,吧友“”控诉了自己被骗的经历。今年月,该吧友因不会申请未成年人退款而发帖寻求帮助,一位名叫“联创云智”的网友留言称可以协助其申请。
“”添加对方为好友后,对方开口就要收元“资料费”,称这笔款项是固定收费项目,需提前交纳。“”付款后,对方向其索要身份信息、充值记录等相关资料,并且发来一份“退款协议书范本”,要求其附上电子签名。
至此,协助退款服务接近尾声。对方告诉“”耐心等待即可,个工作日内便可退款成功。可到了第天,“”找到对方追问进度时,却被告知对方的号码已被冻结,暂时无法操作,需要解封后继续申请。此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记者以“联创云智”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该用户已经改名。
该吧吧主向记者介绍,协助未成年人退款,一般是帮助未成年人家庭寻找孩子的消费证据,如时间点、与同学聊天记录等。如果和平台多次沟通,虽然过程烦琐,但成功概率大。由于经常有吧友上当受骗,吧主在贴吧要求接单人员及时公布相关资质和身份信息进行备案,预防吧友上当受骗,但截至目前,没有任何人向吧主报备。
“协助未成年人退款本无可厚非,但出发点应当是服务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而不是为了从中谋利。”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叶林说。
周旭亮分析,假借未成年人身份信息帮助成年人退款,可能面临民事、行政甚至是刑事责任。成年人通过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平台退款,构成诈骗,根据涉案数额和情节,将被处以行政处罚乃至刑事处罚。
平台加强审核验证
正确引导未成年人
在叶林看来,“未成年人退款”机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平台存在主体混乱、审核不严、标准不一等情况,导致相关灰色产业激增,使得多方权益遭到侵害。
“直播平台对于未成年人的身份审核机制存在漏洞。根据相关规定,未成年人严禁参与直播打赏。但成年人能利用未成年人信息退款,恰恰暴露了直播平台对未成年人身份审核机制的漏洞。”周旭亮说。
为此,周旭亮建议加强监管:完善未成年人身份审查制度,提高用户门槛,落实实名注册,关闭未成年人账户的打赏功能;强化家庭监管,倡导社会监督,家长要以身作则,和学校联合监督教育,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完善并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能力,各直播平台提高对未成年人用户的关注程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用户操作的规范引导。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告诉记者,根据网络安全法等法律规定,直播平台应当要求用户实名注册。实践中,不同的直播平台在实名注册方面的做法不同,导致有漏洞可钻。可完善人脸识别技术,对用户注册时的身份信息加强审核和验证。
周旭亮也提醒网络主播,自觉抵制违反法律法规、有损网络文明、有悖网络道德、有害网络和谐的行为,主动劝阻未成年人参与打赏,净化网络环境。
来源: 法治日报
未成年退款,套利、骗财……“未成年人退款”成一些人的“商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未成年退款,套利、骗财……“未成年人退款”成一些人的“商机”、未成年退款,套利、骗财……“未成年人退款”成一些人的“商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