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于现房购买,现房,才是当下的首选的知识,也会对现房购买,现房,才是当下的首选进行解释,
本文导读目录:
前一阵子,有朋友问我老婆买房的建议,我老婆受我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没有什么具体的意见,仅仅是推荐她买现房。
没曾想,最终结果,还是买了个期房,问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她买的房子有国企背书,所以保障性较高,出现违约(也就是无法交房)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就是有现房的都是卖不出去的囤货,地理位置和房屋质量都不是很好。
理性来说,她上面说的这两条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又不是绝对的道理。
咱们先分析第二条,地理位置这确实是个问题,如果认真地分析一个还发展不错的城市,你会发现,好地方的房子确实是不愁卖的,价格也是比较坚挺的,即便是这两年行情不好,有些微跌,但是跌幅与普通的刚需房还是有差别的,这一点没问题。
但是房屋质量的问题就难说了。
我为什么一直推荐朋友尽可能地买现房?原因也是两点。
第一,房子已经在那里了,花钱就能过户,中间没有什么开发商暴雷,债务违约,工地停工的风险,也就是这个房子是完整的,你花钱就可以把房子变成自己的。
而期房就不一样了,等于买期货,这里面的风险太大了,之前大家还说品牌房企安全性高,但是从去年来看,品牌房企暴雷的还少吗?
虽然政策层面一直提倡保交房是底线中的底线,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没钱就是没钱,你再怎么说保交房,谁又乐意花这个钱做慈善呢?
为什么说这是慈善,我们不妨可以举个例子。
我有一个项目,已经预售开盘,全部售罄了,一个项目成本万,我卖了万,理论上这个项目完全能交付的,毕竟赚钱了嘛!
但是,我手里可不止这一个项目,而且这万拿在手里可不是存在银行等着慢慢支付那万,这万我可能会拿出去干别的项目。
如果在这个时候,我的资金链忽然出现了问题,那结果是什么?
结果就是,我的项目工地的施工单位拿不到我应该支付的进度款,拿不到进度款,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压一压,两个月可以缓一缓,三个月呢?四个月呢?
工人的工资可是与施工的进度款没什么必然关系的,人家干一天活就得给一天的钱,你少发一天,第二天人家就不干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家就是靠卖苦力吃饭的,你这不给饭吃,人家为什么要跟着你来共患难?你享福的时候人家也没占你便宜啊!
这种情况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工人解散,现场停工。
注意,这种停工可不是说复工就复工的,因为现场的脚手架、塔吊、车辆以及各种设备,这大部分都是按天计价的,工地虽然停了,但是钱还得花。
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是施工单位花钱,但是实际上停工的原因在开发商,所以,在合同规定内的责任上讲,开发商要承担这一份责任,名曰误工费(概括而言,里面的详细费用很多),反正就是施工单位有条件要索赔。
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什么不把这些设备撤场呢?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其一,设备进场的时候是分批进来的,而且花了不少人力物力,这是钱,设备出厂也需要花费人力物力,这也是钱,工程没做完,往复进场撤场就是有钱没处花。
其二,我要是施工单位,即便是撤场不花钱,我也不能撤,因为设备在这,证明这个工地就是我的,你想换人进来?可以,拿钱,先把咱们的账了结,我再把工地交给你,否则,谁也不能进来,因为合同规定着呢,施工期间,这个工地是我负责,你想把我替换掉,必须经过我的同意,而这些设备就是我的依仗。
之所以要讲述这么多,我想说的就是如果一个工程陷入长期停工状态,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复工的可能性会越来越低,因为成本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大,而且产权越来越乱。
咱们分析一个烂尾项目的产权分布吧。
首先,大部分产权是在原来的开发商手里的,但是开发商肯定已经把这个项目的土地质押贷款了,所以开发商没钱还款,理论上这个地皮就属于银行了,银行有权拍卖。
但是,又不能随便拍卖,为什么呢?因为房子已经卖掉,或者卖掉一部分了,而这一部分产权,不仅仅是土地权属,包括未来的房屋权属都属于这些个人,在法律角度上,他们是最受保护的,他们的这部分权益无法撼动。
但是也只是权属无法撼动而已,毕竟房子没交付,即便你全款买了房子,也无法使用,因为根据施工合同规定,项目在竣工验收以前,工地是属于施工单位的,而建设单位不付款导致工程无法进行,无法按时交付,这责任跟施工单位没关系,他可以继续占用这块土地。
这个时候,无论是已经买房子的业主,还是银行,如果想要拍卖这个土地,那么他首先的做法就是要先搞定这个施工单位,要么给钱让人家退场,要么给钱让人家复工。
但是无论怎样,对于银行和业主来讲,这里面有一大部分钱都是冤枉钱,因为误工费就是白花钱。
白花钱谁愿意花?所以,我们看到的烂尾项目,大部分都是长时间烂尾,即便有些政府出面协调,最终大部分结果也是不了了之,只有少数的权属关系不复杂的,可以成功复工交付,或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的升值远远的超过了支付工程款的索赔了,这样的项目往往也能找到一个好婆家,否则一切都是枉然。
说完第一点,我们再说第二点,那就是房屋质量。
其实从行业的发展来看,成本控制是伴随着地产发展而出现的,简单来讲,就是闭着眼都能挣钱的时候,大家没精力搞成本优化,有时间多做一个项目多好,优化能优化几个钱,但是地产形式不好的时候,价格战开始了,成本优化也就出现了。
从时间段上来讲,成本优化是从年左右开始在各个地产企业普及的,以往可能也有,但是大家不是很重视,这一年开始,各个企业开始看重成本控制了。
为什么?因为年前后是去库存的一年,当年的地产库存量很大,大家为了卖房子都拉开价格战,那个时候,谁的成本低谁就占有优势。
但是这一次成本控制还不是那么疯狂,因为紧接着年-年地产再次发力,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价格战没有那么疯狂了,房子是用抢的,不愁卖。
因此这段时间成本控制虽然也有,但是原则上不能影响卖房子,保证供货是主流,所以高周转在这个时代出现了,而且蔓延得很快,甚至很多人为了保证供货,会产生一些局部的成本超标,那也没什么关系,只要能保证有房子卖就行。
然而,年之后,情况就变了,小城市就不说了,各主要城市,有部分城市房价开始出现逐步回落,那种时候,在这些城市价格战又开始了,而价格战的基础是成本,我花的钱越少,降价空间就越大,价格优势越明显,因此,成本优化又再次被提及,甚至很多公司开始把成本优化作为了专门的课题拿来研究。
随着年疫情开始,地产情况再次下行,同时又伴随着各个企业财务危机临近,所以成本优化已经成为了当下最为直接有效的工具,被全面推广。
成本优化,这是一把双刃剑,在某种程度上,优化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有些地方确实存在浪费,但是如果过了,那就是质量问题了。
举个直接可观的例子,年前的小区环境是什么样子,什么三重景观、四重景观、五重景观,能用的苗木都用,跑道用塑胶的,小区的景观小品能上的都上,各种雕塑,各种水景,可是这几年还能看到这些吗?
豪宅不用想,人家卖的是位置和溢价,要的就是品质,除此以外的项目,能降的都降,树径不断的减小,硬质的花岗岩改为砖,而且能省就省,尽量的多做草地,便宜,水景能不放就不放,不但贵,后期维护也困难,小区内的雕塑,原本都是各种正儿八经的雕塑品,现在换成了各种石膏的卡通动画人物……
除了景观,项目的外立面也是一样,以往的时候,门头不做石材的就感觉不是房子,现在呢?要么是真石漆,要么是陶瓷砖,有些甚至真石漆都省了,直接上普通涂料。
门头以外就不用说了,以往的时候清一色的真石漆、水包水,局部还有造型铝板,现在呢?真石漆就算是好的,能用平涂的绝对不用质感,能用质感的绝对不用真石漆。
这是能看得见的,那些看不见的地方呢?防水啊、钢筋啊、混凝土啊!这些都有优化空间,甚至现在已经有专门的优化公司了,就是把成本压缩到极致,能省就省。
在这种情况下,你感觉买期房放心?还是买现房放心?
现房,质量再差,自己能看得见,见货拿钱,这个心里有底,尤其是毛坯房,找个专业的人陪你看看,大致上就能看出房子的质量如何。
可是期房呢?
没错,销售顾问给你看的图是非常漂亮的,给你的许诺也是非常诱人的,但是能实现吗?
前年我买房的时候,正好一个大哥也要买,当时我极力推荐我买的那个小区,因为有现房,但是他犹豫之后选择了另外一个。
两个原因,第一,确实便宜,地理位置差不多,便宜一两千,第二,他买的那房子,开发商是品牌大房企,口碑一直不错。
我当时也没怎么上心,说实话,当时对于暴雷没什么概念,毕竟是两年前了,而且即便到现在,那家地产也与暴雷无缘,资金流好的一塌糊涂,属于优质地产梯队,所以从安全角度上,这家房子确实是不错的,我当时就是着急住,否则我也买那一家。
但是,大翻转来了,一年半以后,也就是去年下半年,房子要准备交房的时候,那大哥就有些坐不住了,因为房子的形象基本上出来了。
原本宣传的那高端大气的钢结构大门换成混凝土的了,小的不行,一眼看去就像是安置小区,小区内的景观就不用描述了,都是小树苗,最大的两只手就能攥过来,门头也改了,原本是石材的,现在全部改成真石漆了。
其他的琐碎就不说了,就是典型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因此,业主群直接炸了,有要求退房的,有要求整改的,有要求退钱的,反正各种不满意,最终的结果呢?
就是稍稍整改一下,最后不了了之。
为什么?
因为房子质量没问题,除了效果,大部分的许诺都能实现,比如许诺的学区,确实引进来了,比如许诺的商场,也确实在建,这都是事实啊!
说句不好听的,在那个地理位置,有这么一个学区,再有这么低的价格,这房子真的不好买,所以大部分人最终也就忍了。
这其实算是好的,算是有良心的了,我粗算了一下当时的拿地成本以及相关的费用,真的是贴着成本价卖房子,有些特价房都在成本价以下,我估计也就是这家地产,换一个都不一定好使。
其实地产圈里挂着羊头卖狗肉的有的是,都是玩概念,离着地铁站两公里都敢说是地铁沿线,拿着未来二十年的一个规划就敢说是新区,有个小道消息就能包装成城市之芯,建两栋写字楼就敢吹是,花个几百万买个五年冠名权就敢说是学区房……
想要好听的说辞,有的是。
因此,在当下的环境里,如果你确实想买房,而且确实有实力买,我建议还是买现房,相信别人的嘴不如相信自己的眼,看得见的才是真的。
而且目前的行情,地产的去化周期已经从原来的三年,变成了当下的五年,意思就是现房会越来越多,吃现成的不好吗?
当然,我前面也说了,好的城市,好的地理位置,现房确实难买,毕竟供不应求。
但是,我还是想提醒一下,当前的局势,好的项目不一定在好的企业手里,一个项目的成功不代表它就不会完蛋,真的产生违约,一个普通的家庭无法承受,这个风险太大。
因此,如果真的对地理位置有需求的,不妨看看二手房,至少房子质量是看得见的,漏不漏水也被检验过了,无非就不是一个新的,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现房购买,现房,才是当下的首选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现房购买,现房,才是当下的首选、现房购买,现房,才是当下的首选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