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的是工行买断,企业家与劳动法的躲猫猫游戏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请点击本站其他相关内容,共同学习吧!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工行买断,企业家与劳动法的躲猫猫游戏 ♂
企业家与劳动法的躲猫猫游戏
作者:李亦儒
来源:商业人物(:-)
常跟“打工人”这个词一起出现的,是“劳动法”。“这难道不违反劳动法吗?”“劳动法是摆设吗?”关于加班的抱怨里,常有人这么发问。
前两天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室副主任王天玉挑明了讲:劳动法是没牙的老虎,福报论、奋斗轮才会粉墨登场。
那么劳动法在中国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呢?
壹
专家王天玉指出的问题,是很多行为都公然违反了劳动法,违法行为为什么没人管?他认为原因在于《劳动法》第九十条:当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时,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整改,并可以处以罚款。
首先,执法单位不明确。“劳动行政部门”,在中国,指的是县级以上设置的,享有劳动行政管理权,综合管理劳动工作的国家机关,通常指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简称人社局,人社局还下设有劳动监察大队。在国家人社部和中国一线城市人社局的官网,关于加班的内容,全部为各个假期的加班费应该如何计算,别无其他。
其次,在违法延长劳动时间这一项里,执法机构权力仅为口头惩罚,和“可以罚款”。没有具体标准,威慑力不够。
但劳动法执行彻不彻底,只是表面原因。
中国有一部《劳动法》,一部《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年开始施行,年全国人大常委开展《劳动法》执法大检查,发现劳动合同的执行和签订、最低工资的落实、拖欠工资与社保等都成问题。
照后来央视《经济半小时》的说法,这次大检查直接推动了《劳动合同法》的诞生,年,经过四次审议,《劳动合同法》全票通过,山西“黑砖窑”案功不可没,它为该法增加了一个条款,即: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但因为立法初衷是保护劳动者利益,而劳资关系是双方的,所以年这部法律开始实施后,在企业界和学术界都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尤以华为的“万人辞职事件”为高峰。
贰
《华为基本法》是年诞生的,六章,条,约万千字,光起草就用了年。这部基本法行文规范,言之有物,被不少企业拿去学习,对华为来说也是不错的宣传。
到年,《劳动合同法》出台。《华为基本法》的价值观就显得不那么合适了。
《华为基本法》里,有两条是这么说的:
第十九条,价值分配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价值分配的基本原则。
第六十条,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我们不搞终身雇佣制,但这不等于不能终身在华为工作。我们主张自由雇佣制,但不脱离中国的实际。
规则很明白,效率第一,公平往后放放;有能力者上,别想着靠工龄吃老本。
而《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新规定:劳动者满足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或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条款,企业应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也就是说,尊崇狼性文化的华为,得让老员工们捧上半个铁饭碗,淘汰机制成本变高不少。
当遇上有令、有编号《劳动合同法》,华为基本法也只不过是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发展的文件。
当时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了一个任正非身边的匿名人士,他表示任正非很忧虑,觉得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正在遭遇包括《劳动合同法》在内的政策风暴。任正非认为在年这种高速发展的时候,国家要做出兼顾公平的调整很正常,但调整不应该走反向的极端,如果牺牲了效率,社会公平也无从谈起。
类似观点楼继伟在任财政部部长期间,公开提过三次。
年清华经管学院演讲中,楼继伟说,年出台的《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过分超前的法律,可能超前了年,但修改它要取得共识,很难。它削弱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流动性,职工可以炒雇主,但雇主不能解雇职工,这导致了很多投资人离开中国。
年,类似的话他又在中国经济人论坛上说了一遍,现行劳动合同法有问题,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企业竞争力,最终又会损害劳动者利益。
楼继伟担心中国劳动力市场僵化,他举了欧洲劳动力市场的例子,还提到美国底特律工会力量强大,导致生产每辆汽车的成本,要比日本投资的汽车企业高美元,最终造成了底特律汽车业的倒下。他们都推行企业、行业、区域的集体谈判,而中国劳动合同法也开始推行集体谈判了,楼继伟说这“是可怕的”。相似观点,一个月后,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楼继伟又复述了一遍。
第二年,华为的对策就出台了,为了规避《劳动合同法》,任正非采取的手段叫“买断工龄”:
包括总裁任正非在内,所有工作年限在年期以上的员工,在年元旦前(元旦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均要办理主动辞职手续,公司给予“+”的补偿,买断其工龄。随后再“竞业上岗”,签订-年的劳动合同,废除现行的工号制度,所有工号重新排序,老员工以新员工身份继续为公司服务。
这件事当时被称为“华为万人辞职事件”。不仅是华为,、沃尔玛、家乐福等企业当时都采取了类似的大规模裁员措施跟新法博弈,只不过华为先声夺人,且声势浩大。任正非还在内部会议上讲:华为人年轻,可怕;年轻又有钱,更可怕;年轻有钱,再加上个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华为完了。
其实“买断工龄”是上个世纪国企改革时候,安置闲散人员的办法,变相的+解雇。直到十几年后,还有人要求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为当年“买断工龄”的行为补偿。
国企也得应对新的《劳动合同法》,他们的方式,是增加派遣工比例,即把快要有资格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员工,转移到劳务派遣公司,然后再返聘。
到年,全国劳务派遣人员总数高达多万,跟新法出台的年比,翻了倍。据全国总工会自己写的报告,劳务派遣工“主要集中在公有制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部分央企甚至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员工都属于劳务派遣”。
所以全国总工会建议修法。
叁
主张修订《劳动合同法》的人不少,他们可粗略分成两派,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董保华,是较为全面地否定了这部法律的那派。
他在年的一篇文章里写道:《劳动合同法》运行八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下改革的顺利进行。《劳动合同法》实际上将“劳强资弱”的概念改变为“资恶劳善”的观念,并将“劳资关系极其对立”作为立法时的逻辑假设,过度强化管制、限制自治。
董保华认为这导致了劳动市场缺乏灵活性、企业用工成本高、立法过度倾斜这三个方面的失衡,修法的话,不应该局部调整细节,而是重新审视这部法律的“系统性风险”。
常凯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他从中国的劳资关系角度来看《劳动法合同法》,不认同其是一部有明显倾向性的“单维”保护法,常凯认为中国的人力资源需要“补课”。
他的观点概括来讲,中国工人的权利意识需要提升,需要靠顶层设计让劳动和资本有效匹配,而《劳动合同法》出现后,中国的劳资关系才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年广东省几百起罢工事件就是证明,“因为劳资力量不平衡,必须通过公权力的介入使劳工力量得到相应保障和提升,同时对雇主的权利予以限制,否则容易失衡”。
常凯也主张修法,但他主张在技术层面修订,比如把企业高管从劳动者中划分出来。常凯不认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基础有问题,因为这部法律本身就是一部保护劳动者的法律,同时并未限制企业的灵活用工。
深圳很有可能走在修法的前面。并且“修”的还是与密切相关的内容。
年月,广东省司法厅一份文件提到,指导深圳市用好用足特区立法权,指导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请示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作变通规定或调整适用事宜,指导深圳市立足于构建更契合深圳实际、更具操作性和前瞻性、全国最优的劳动关系法律制度……
三个月后,深圳改革试点的授权事项清单里,有一项就是开展特殊工时管理改革试点:允许修订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相关经济特区法规,扩大特殊工时制度适用行业和工种岗位范围,探索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发展需要的特殊工时管理制度。
有网友认为深圳这是承认了之前《劳动合同法》跟现实不匹配的问题,工时制度的改革方向,是未来彻底合法化的预兆。
关于加班的规定,《劳动法》是这么写的:
还有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但同样是工时制度,另有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张陈果最近提出,应该用工时管制行为:现行《劳动法》规定高标准加班工资的初衷是抑制加班泛滥,却可能事与愿违地刺激劳动者的加班愿望,反而使劳动者为获得更多工资过度加班。因此,工时制度应具有双限制的特性。它不仅约束用人单位,也限制劳动者以过量劳动时间获取加班工资的“自由”。
工时制度究竟应该用来管什么,令人疑惑。工时如何计算,也是问题,什么样的时间算工时?磨洋工算工时吗?工时内没做完,带回家做,算加班吗?
关于劳资关系的法律的种种问题、争议持续至今,它们共同决定了今时劳动法在中国的角色、地位以及执行现状。
*题图购买于视觉中国
工行买断,企业家与劳动法的躲猫猫游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工行买断,企业家与劳动法的躲猫猫游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