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扣税计算公式,弄清工资薪金和年终奖计个税

admin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的是工资扣税计算公式,弄清工资薪金和年终奖计个税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请点击本站其他相关内容,共同学习吧!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工资扣税计算公式,弄清工资薪金和年终奖计个税

本文导读目录:

1、工资扣税计算公式,工资5000元以上,每月如何缴纳个税?

2、工资扣税计算公式,弄清工资薪金和年终奖计个税

工资扣税计算公式,工资5000元以上,每月如何缴纳个税?

工资元以上,每月如何缴纳个税?

“每月工资元以上缴纳个税,以下免交个税”

这句话没错,但也不全对,以上也可以不交或者少交个税。本篇将详细介绍一下工资薪金所得如何缴纳个税。

一、哪些收入是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起征点为年度万元,小于等于万不用交税,超过万后将按档税率征税。

二、工资薪金所得个税计算公式

工资收入应交个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理解?

我们常说的以下免税,但是多数时候工资大于一样可以免税。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扣除金额可以百度)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

注:按照国税发()号文件规定,下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律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

独生子女补贴;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庭成员的副食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指按财政部门规定,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的标准发给的误餐费)

四、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是怎样的?

应纳税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万

%

.万<≤.万

%

.万<≤万

%

万<≤万

%

万<≤万

%

万<≤万

%

万<

%

五、工资收入,每个月个税是怎么算呢?

举个例子:张三每月各类扣除项均为元,月工资是元,月工资元,月工资元,

月个税算法:

)应纳税所得额=--=

注:元为每月起征点

)在第一档% ,个税=*%=元

月个税算法:

)、月合计应纳税额=+-*-*= -

)-,不需要缴纳个税,因此月个税为

月个税算法:

)、、月合计应纳税额=++-*-*=元

)月个税=、、月个税-月个税-月个税=*%--=元

以此类推,月份的个税,就等于-月应纳税额*税率-数算扣除数-至月每月已经扣了的个税。

六、每年的个税汇算清缴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每个人的收入来源都不一样,有工资、有兼职收入(劳务报酬)、有稿酬、还有专利费(特许权使用所得),这些收入合在一起叫综合所得。每年的汇算清缴就是把综合所得按照上图的税率再算一遍,如果多交了就退税,交少了就补税。

年度综合所得个税=(上年度工资+劳务报酬+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所得-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万)?税率-速算扣除数-已经缴纳的税款

七、经营所得

经营所得,是指:

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

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后面将详细介绍用好经营所得,合法合规降低个税

工资扣税计算公式,弄清工资薪金和年终奖计个税

弄清工资薪金和年终奖计个税

最近很多税务局提示

  如果您有两处(含)以上任职受雇单位并取得工资薪金收入,同一月份有两个(含)以上任职受雇单位同时为您扣除了每月元的减除费用,这可能导致您需要在今年汇算时办理补税或退税。

  为减轻您在年度汇算期间的办税负担,现提示您选择在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扣除每月元的减除费用,并告知其他单位不再扣除。

  处理方案:

  方案一:

  各单位同时扣除了每月元的减除费用,综合所得汇算时,由于预缴税款时重复扣除了基本减除费用(元/月)一般情况下需要补缴个税。

  方案二:

  按照税务局提示:选择在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扣除每月元的减除费用,并告知其他单位不再扣除,综合所得汇算时,也有可能要补税,但补税金额会比较少。

  提醒:

  个人取得的综合所得,年度综合所得收入不超过万元且需要汇算补税的,或年度汇算补税金额不超过元的,可免于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且不需要补税。

  举例:

  某居民个人年度每月从两个单位都取得元工资,不考虑其他情况:

  方案一:两个单位同时扣除了每月元的减除费用,平时不交税,由于年度综合所得收入不超过万元,综合所得汇算时,也不需要补税。

  方案二:选择在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扣除每月元的减除费用,并告知其他单位不再扣除,平时则预缴一部分个税,由于年度综合所得收入不超过万元,综合所得汇算时,也不需要补税。

  【对比】:方案一平时不预缴,汇算也不补;方案二平时预缴,汇算也不补。

  热点问题

   在同一单位:年内补发/取得两次年终奖,如何算个税?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号):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规定的,在年月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以下简称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自年月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员工一个纳税年度内第一次取得年终奖已经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办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则第二次取得年终奖不能再适用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办法,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计征个人所得税;如果第一次取得年终奖入当月工资薪金计征个人所得税,则第二次取得年终奖可以选择是否再适用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办法。

   项目提成可以当成全年一次性奖金申报个人所得税吗?

  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号)规定:“一、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上述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因此,项目提成应并入工资薪金申报个人所得税,不能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申报。

一、对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内每月均在同一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万元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本年度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累计减除费用自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万元计算扣除。即,在纳税人累计收入不超过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在其累计收入超过万元的当月及年内后续月份,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扣缴义务人应当按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并在《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相应纳税人的备注栏注明“上年各月均有申报且全年收入不超过万元”字样。

  二、对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比照上述规定执行。

  本公告自年月日起施行。

  个税中的这些关键字,

  你注意了吗?

   关键字——“应当”

  居民个人应当依照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按照以下方法计算当期境内和境外所得应纳税额:

  (一)居民个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综合所得,应当与境内综合所得合并计算应纳税额;

  (二)居民个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经营所得,应当与境内经营所得合并计算应纳税额。居民个人来源于境外的经营所得,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计算的亏损,不得抵减其境内或他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但可以用来源于同一国家(地区)以后年度的经营所得按中国税法规定弥补;

  (三)居民个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下称其他分类所得),不与境内所得合并,应当分别单独计算应纳税额。

  【注意】:这里是“应当”,而不是“可以”,居民个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是必须与境内经营所得或经营所得合并计算应纳税额,而其他分类所得,要记牢不与境内所得合并哦!

   关键字——“可”

  一个纳税年度内在船航行时间累计满天的远洋船员,其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减按%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在船航行时间是指远洋船员在国际航行或作业船舶和远洋渔业船舶上的工作天数。一个纳税年度内的在船航行时间为一个纳税年度内在船航行时间的累计天数。

  远洋船员可选择在当年预扣预缴税款或者次年个人所得税汇算时享受上述优惠政策。

  【注意】:这里是“可”,而不是应,不是必须的。预扣预缴税款或者次年个人所得税汇算时都可以享受这项优惠政策的。

   关键字——“首次”

  对一个纳税年度内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可按照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月份数计算累计减除费用。

  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因实习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的,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年第号)规定的累计预扣法计算并预扣预缴税款。

  本公告所称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是指自纳税年度首月起至新入职时,未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未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过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

  【注意】:如果不满足“首次”的概念,不能适用。对一个纳税年度内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可扣除从年初开始计算的累计减除费用(元/月)。如,大学生小张年月毕业后进入某公司工作,公司发放月份工资、计算当期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时,可减除费用元(个月×元/月)。


工资扣税计算公式,弄清工资薪金和年终奖计个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工资扣税计算公式,弄清工资薪金和年终奖计个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法度网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携带相关证明发送邮件至 230737766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