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税率,延长两年,年终奖仍可单独计税,工薪阶层怎么选?

admin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的是工资税率,延长两年,年终奖仍可单独计税,工薪阶层怎么选?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请点击本站其他相关内容,共同学习吧!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工资税率,延长两年,年终奖仍可单独计税,工薪阶层怎么选?

本文导读目录:

1、工资扣税计算公式,打工人报税指南:挣得没明星多,也要小心别犯错误

2、工资税率,延长两年,年终奖仍可单独计税,工薪阶层怎么选?

工资扣税计算公式,打工人报税指南:挣得没明星多,也要小心别犯错误

打工人报税指南:挣得没明星多,也要小心别犯错误

早交也好,晚交也好,不多不少;退税也好,补税也好,不喜不悲

文 | 《财经》记者 李莹

编辑 | 余乐

月日,演员邓伦被爆出因偷逃税被追缴并罚款.亿元,成为税务机关自年以来开展的文娱领域税收综合治理工作中被整治的又一位公众人物。在此之前,薇娅、雪梨等头部网红主播也因为偷逃税问题被处罚。

我们普通人虽然没有明星那么多的收入,但是在纳税问题上也马虎不得。北京明税律师事务所税务律师施志群告诉我们,邓伦等人的偷逃税案件给我们的警示意义在于:无论是谁,都要有正确的纳税意识。

一年一度的“个人所得税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退补税于月日正式开始。半个多月来,有不少人陆陆续续收到了退税的“意外之财”,也有人一通操作下来,非但拿不到退税,还要补交税款。

但是,对于这个几乎人人牵涉其中的事情,很多人还是一知半解。我们作为普通纳税个体,要怎样合理合法地完成自己的个税年度汇算呢?

施志群律师提醒我们,对于普通纳税人来说,有这么几点一定要注意:

第一:提高依法纳税意识。虽然有几种情形是无需办理年度汇算的,但一般还是建议主动清缴,不管是否达到相关标准;

第二:有疑问的,可以咨询税务机关或者专业人士,不要只是跟风去看一些“退税攻略”,以免一不小心违反法律;

第三:按要求退税或补税。不因退税而快乐,不因补税而烦恼。退税补税,本质上就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去考虑如何能多退些税或者少补些税。当然如果你更关心的就是这个话题,我们也可以简明扼要地加以说明,那就是: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扣除一切可扣的,选择一切可少纳税的。

至于哪些可以抵扣纳税额、哪种计税方式可以更少纳税,我们会在后文作更为详尽的阐述。

什么是年度汇算?

首先要对个人的年度汇算清缴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每一年的月日至月日,我们都要办理上一年度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业务,在平时已预缴税款的基础上“查遗补漏,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

汇算清缴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这样的:先把你年一整年取得的各项劳动收入加在一起,扣掉各种费用、专项扣除等等,得出一个应税收入,然后根据公式算出一个“最终应纳税额”。拿这个数字和你年已经纳过的税比一下,就知道是该多退还是少补了。

具体计算公式

应退或应补税额 = 【(综合所得收入额 - 元 - “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 - 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 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已预缴税额

图源国税局网站

为什么有人退,有人补?

同样是按照流程一步步操作,有人可以退到手几千上万块,有人却要补缴税款。一个最简单的逻辑是:退税说明你平常交多了,补税说明你平常交少了。

要想拿到退税,我们肯定得是提前交过税的,并且预缴税额要超过应缴税额,否则何来“退”一说?预缴个税的行为是伴随着我们日常收入发生的,正规合法的收入一般都会经过税务系统,付款方就会在下发这笔钱时扣掉相应部分来帮我们纳税。

可前文也提到,国家对于个人是有税收优惠政策的,比如孩子上学的支出、赡养老人的支出,都可以抵扣掉一部分应纳税所得额。当然,这类相关扣除项会有固定的额度,也不是你填多少就能免多少。

因为预缴个税的时候不会考虑上述扣除项,再加上预缴和最终汇算时对应的税率可能会不同,就会导致预缴和应缴的税额出现差异的情况。至于为什么有人退有人补,施志群表示,退/补税的差异与纳税人的工作性质和收入性质有非常直接的联系。

此处划重点:如果你是工作稳定、收入单一的普通上班族,把该填写的扣除项填了,大概率会退税;如果你有多个工作单位(多份收入),或者有副业的,面临补税的可能性更大。

在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这四类收入中,工资薪金部分的预缴和应缴一般不会有太大差别。因为公司发工资的时候已经帮我们预扣过个税了。

但,如果有年终奖一类的奖金收入,这笔钱在预缴个税时有单独的税率,所以可能会造成预缴税额和实际应纳税额之间的差额。

如果你是从两处及以上地方取得工资薪金,或者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这一类的收入,就容易出现多扣或者少扣的情况,积累到年度汇算时,就可能形成较大差额。所以,有这几类收入的人,如果年度整体收入高的,可能会面临补税;收入低的,可能会面临退税。

怎样尽可能多退或少补?

大多数人更关心的可能是,如何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尽可能多退税或者少补税呢?

一个大的原则是: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扣除一切可扣的,选择一切可少纳税的

这里的扣除是指税法规定的各种可抵扣项,选择可少纳税的一般指奖金收入的计税方式,即“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依法单独计算纳税”和“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两种。有相关收入的人可以试着两种方式各操作一遍,选择纳税少的来最终提交申报。

在此基础上,就回归到最原始的数学思维,学会“做减法”。

从前文所列的税额计算公式可知,综合所得、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和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是影响计算结果的相关项。(注: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是与前项数额挂钩,有固定数字,可以理解为前项的因变量)

综合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专项扣除

个人负担的三险一金

专项附加扣除

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共六项支出

其他扣除

个人缴付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有税优识别码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 型商业养老保险

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

个人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

一般来说,综合所得、专项扣除的数据,税务系统是早就掌握的,需要我们自主填写申报的就剩下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和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三项,如果你有相应的支出,就可以一一对照税务系统的相关说明和提示,进行填报扣除。

比如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房贷、租房、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都可以在完善相关信息后抵扣一部分纳税额度。项目看起来繁杂多样,但操作起来并不费劲,一项项按照系统提示就可以完成。

不过填写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时间之类的小细节,这可能会影响你的退补税。在上海租房居住的张醒,就通过将此前填报的年度个月租房时长更改至全年之后,由退税元到了退税元。

面对如何多退税、少补税的问题,专业人士施志群律师也是如此建议:就是把一些可扣除项,可适用低税率以及可享受免税政策的规定梳理清晰,然后逐一进行对比。“但是,其实大部分情况之下,税务系统的数据是完善的,除非是自己没有及时填写或者填写错误。”

如果实在操作不清楚或是有较大的疑惑,也可以向主管税务局或者这类的官方咨询热线进行询问,或者自己花时间研究下相关政策。

“退税攻略”要慎看

大多数所谓“退税攻略”其实就是正常退税流程,也就是我们前文所述如何一步步添加各种扣除和选择奖金计税方式。但不免有些打着教你“多退税”名号的攻略,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让你一不小心掉入陷阱。

所以,对待“退税攻略”要慎重。自主研究政策法规、询问专业人士,才是正确的退税姿势。

个税年度汇算工作进行到现在已经是第三年。有了前两年的退税经验,今年大家的退税热情来得很早,月份网络上就已经有不少退税相关的信息冒出来。网友们整理好的一步步退税程序,被编辑成图文或者视频加以发布,这些内容成为社交媒体上流传甚广的退税攻略,“指导”着税务“小白”们去尽可能多地领取“国家福利”。有的人更是在月日开放预约服务当天,就预约好首日的退税,以期最快拿到这笔“意外之财”。

我们搜索了各种坊间流传的所谓“退税攻略”,发现大家所教授的多退税或者由补变退的途径无非有两种,一是变更奖金类计税方式,二是添加专项扣除。这也是我们上文主要说明的。施志群告诉我们,这两种操作方式其实是非常常规的,就是国家现行的个税政策,人人可查、人人应该了解。

他提到,业内一般不会将退税流程视为“攻略”,因为只要满足税务汇算的条件,填写好相关信息后,税务系统会直接帮助计算退补税金额,不需要个人再去做很复杂的计算。“个人只需把相应的数据核对一下,然后按系统提示,一步步操作即可。”在施志群看来,这都是常规的、应当被纳税人知悉的退税流程,而不是以多退税、少补税为目的的投机性“攻略”。

施志群同时提醒到,网上不少所谓的“退税攻略”有打擦边球、违法违规的可能。在年申请年度退税时,就有所谓的视频攻略来教大家通过修改某个特定数字来多退一两千块的情况。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满足填写或者更改这个数字的条件。这些人在申报时胡乱填写,就构成了“虚假填报税务信息”的行为。

虚假填报税务信息行为 图源网络

“大部分(退税乱象)都是因填报虚假信息引起的。”施志群表示,专项附加扣除项里的“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都是容易造假的地方。这类数据上的虚假填报很容易被核查发现,但大家却很少去关注申报完之后的情况。施志群提到,这是因为当(造假)体量特别小的时候,税务系统对待这种事情的处理力度可能不会太大,而且就算有人后期被税务部门通知修改或者补税,他们也大多不会宣扬。

所以说,前期有人各种“小操作”带来的退税额度增加很可能只是退税初期的表面现象,后期因为乱填被税务部门揪住时,他们是不会告诉你的。

根据政策规定,汇算申报的相关资料通常需要留存备查五年。纳税人办理个税年度汇算时虚增减税项目的,将面临税务行政处罚,并记入个人纳税信用档案;情节严重,有可能构成犯罪,要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施志群再次提醒到,不要填的时候爽快地乱填——只要填报虚假信息,五年之内都可能会被查到。而且现在国家税务系统在不断升级,很多信息数据流通、查询非常顺畅,就像这次邓伦被查,就是由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

放任不管行不行?

个税年度汇算虽然是与纳税个体休戚相关的事情,但总会有人觉得麻烦,放任不管。但是,这样做可能会给未来增加麻烦。

比如今年的政策就提到:有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纳税人,如存在应当办理年及以前年度汇算补税但未办理,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年及以前年度汇算申报存在疑点但未更正或说明情况的,需在办理年及以前年度汇算申报补税、更正申报或者说明有关情况后依法申请退税。

如果经过年度汇算后你发现自己需要补税,就尽快依法补缴吧,因为年度汇算期结束后没有足额补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将依法加收滞纳金,并在你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记录》中予以标注。如果是因为申报信息填写错误,造成年度汇算多退或少缴税款的,纳税人主动或经税务机关提醒后能够及时改正,税务机关就可以按照“首违不罚”的原则免予处罚。

所以,对待税务问题一定要乖乖听话,改正及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如果“屡教不改”,就像这次邓伦一样,在税务机关提醒督促后,仍然整改不彻底,就要面临相应处罚了。

最后,对待个税汇算工作,施志群建议大家:

首先不要畏难,不要觉得这是件复杂的事情就心生抵触;

其次要有心理准备,想清楚假如存在未上报税务系统的收入要不要及时主动申报,毕竟有隐匿收入不报可以算作偷税;

三是把报税相关的材料都准备妥当,包括收入、“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年金、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或税延养老保险)、捐赠、税收优惠、已纳税款等相关信息、凭证或资料,以及接收退税的银行卡,以备办理年度汇算时使用。如有大病医疗情况的,应当准备好发票、病例,有房贷情况的,应当准备好房屋产权资料、贷款资料。

施志群表示,个人参与到税务汇算工作中来,其实是培养公众纳税意识、税务知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在一步步操作退税程序的过程中,可以明白自己的收入构成,对个人收入有更好的把控,也对纳税程序有了一定的了解。

经过自主操作之后,该退的退,该补的补,不因退税而快乐,不因补税而烦恼。“不要老想着自己补了四、五万税就觉得好痛苦,能补这么多税,一般也说明了你收入很高。”施志群笑着说道。

工资税率,延长两年,年终奖仍可单独计税,工薪阶层怎么选?

延长两年,年终奖仍可单独计税,工薪阶层怎么选?

月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部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会议决定,一是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实施按月换算税率单独计税的政策,延续至年底。二是继续对年收入不超过万元且需补税或年度汇算补税额不超过元的免予补税,政策延续至年底。三是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的政策,延续至年底。

上述三项政策,预计一年可减税亿元。

对于普通人来说,影响最大的是第一项政策。年终奖可单独计税的政策原定于今年底结束,明年起将只能采用将年终奖并入综合所得的计税方式。今年月社交媒体上还曾经有关于“年终奖纳税方式要变了”的热议。此次国常会将这一政策延长至年底,意味着纳税人可以多享受两年两种计税方式,在明年月开始的个税年度汇算清缴中,依然可以选择对今年的年终奖单独计税。

年终奖单独计税延长两年 普通人怎么选?

关于年终奖的计税方式,此前曾有相关文件做出规定。根据财政局、税务总局年发布的《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在年月日前,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有两种计税方法。第一种是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第二种是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

但这一政策只执行到年底,自年月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本次国常会的决定,相当于将《通知》规定的第一种方式(即年终奖按月换算单独计税)延长了两年,至年底。

普通人在个税申报时具体应该如何操作?个人可以在两种方式之间进行选择,既可以将年终奖单独计税,也可以把年终奖并入综合所得,要考虑整体收入来决定。

举个例子,一个工资高、年终奖少的职工小陈,全年工资为万元(假设不考虑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等扣除项,下同),今年年终奖拿了.万元。如果小陈选择将年终奖单独计算,平均至每个月为元,适用税率为%,速算扣除数为,则年终奖应纳税额为元。工资部分对应的税率为%,速算扣除数为,应纳税额为元,最终合并纳税额为元。

如果小陈选择将年终奖并入综合所得,则他的全年综合所得是.万元,对应的税率水平为%,合并应纳税额为元。

对比来看,小陈选择年终奖单独计算的方式更划算,可以少缴税元,这意味着年终奖可以多拿元。

来看另一个工资低、年终奖多的职工小李,全年工资为.万元,年终奖为万元。如果小李选择将年终奖单独计算,平均至每个月为万元,适用税率为%,速算扣除数为,则其年终奖应纳税额为元。其工资不到起征点,不必缴税,因此小李合计的应纳税额为元。

如果小李选择将年终奖并入综合所得计算,他的合并应纳税额为元。需要注意的是,相较于单独计税方式,此时除了年终奖的纳税额发生变化之外,由于加上年终奖后的综合所得对应的税率发生了变化,工资部分也需要缴税。

对比两种方式,小李选择将年终奖并入综合所得的方式更划算,可少纳税元。

如果是工资和年终奖均较低的人,例如全年工资万元,年终奖万元,则明显是将年终奖合并计算更有利,这样综合所得不足万元,不用交税,单独计税的话年终奖需要按照%的税率交税。

由于每个人的收入和年终奖水平各不相同,年终奖按月换算对应不同的税率水平,是否将年终奖并入综合所得也会影响对应的税率水平。不想做数学题怎么办?实际上,普通人不需要进行复杂计算,只需在个人所得税操作即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正文表示,可以在个税上尝试两种计税方法的结果,看哪种方法最有利。具体来说,在个税中先选择某一种计税方式,看看最终汇算后的交税金额,然后不要确认,返回再选择另一种计税方式,比较两种方式下,哪种税额小,就选择哪种。

在明年月至月,我们也将要对年的全年收入进行个税汇算,到时只需尝试两种计税方式的结果即可。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这项政策对于降低领取工资薪金的广大纳税人而言是十分有利的,尤其是年底即将发年终奖了,降低了税收负担,就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对于刺激消费,拉动宏观经济而言都是十分有利的。

本次国常会还决定,对年收入不超过万元且需补税或年度汇算补税额不超过元的免予补税,政策延续至年底。这对于收入较低或需补税金额较低的人群,也是一个好消息,相当于获得了小额税款的豁免权。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 延长至年底

年的《通知》也曾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计税政策做出规定。居民个人取得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股权奖励等股权激励(以下简称股权激励),符合相关规定的相关条件的,在年月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全额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居民个人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两次以上(含两次)股权激励的,合并按前述规定计算纳税。

本次国常会决定,将本项政策延续至年底,也就是延长了一年。

需要注意的是,股权激励的计税方式不像年终奖一样有选择权,而是必须按照单独计算的方式来计税,不能并入综合所得,并且适用的是年综合所得税率表,而不是按月换算后的税率表。

举个例子,小张今年取得股权激励收入万元,按年综合所得税率表,适用税率为%,应纳税额为元。

假设小张今年不止获得一次股权激励,第一次获得万元,已经交完税后,又收获了第二次股权激励万元。他的纳税额应该怎么算?此时应先将两笔股权激励合并,即按万元来计税,税率为%,总的应纳税额为元。因为第一次已经交了元,所以第二次要补交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顾志娟 编辑 陈莉 宋钰婷 校对 柳宝庆


工资税率,延长两年,年终奖仍可单独计税,工薪阶层怎么选?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工资税率,延长两年,年终奖仍可单独计税,工薪阶层怎么选?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法度网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携带相关证明发送邮件至 230737766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