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的是公序良俗,民法典“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解读-何拥军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请点击本站其他相关内容,共同学习吧!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公序良俗,什么叫违背公序良俗?民法典之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公序良俗,公序良俗丨衡量当事人的行为是否应当给予保护的裁判准则
公序良俗,什么叫违背公序良俗?民法典之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什么叫违背公序良俗?民法典之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懂法的人都知道有一个法律名词叫公序良俗,民法典规定了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那么什么叫公序良俗呢?(俗字离开风字都不认识了)
第一损害了社会的公共道德。这个类型很多,比如说很流行的代孕(所以你知道为什么会跑美国去了吧,瞎猜的),还有包二奶的赠与合同(某财经名嘴包了二奶又赚了房子),不过这个时候需要注意的有一个例外,为了结束不道德不合法的婚外关系而支付的分手费,能看出来这个是属于社会的正能量,值得鼓励,所以说这个是有效的,还有所谓的婚前忠诚协议也是有效的。
还有比如说约定了子女不抚养父母的,或者说断绝父子关系,让子女不跟随父母的姓。等等这些只要有一点社会公德的人都可以看得出来是违背社会道德的,所以这类型的协议都是无效的。
第二就是过多的限制自由。比如说约定了在上班的过程中不能够怀孕,比如说限定了一些自由竞争的协议,再比如说一些职场中常见的限制自由跳槽从业的协议,签署的这些协议的都不用怕,这些都是过度限制的自由都属于违背公序良俗从而无效。
第三还有就是一些损害社会的政治司法管理,治安等秩序的协议和行为。比如说怕被检举的封口费,给证人的封口费,然后一些做假行为等等。
第四就是一些损害了宪法的基本权利以及人格尊严的协议和行为,比如说有段时间出现的,完不成业绩要求员工去裸奔,还有约定的如果发生工伤概不负责,女员工怀孕自动离职等等这些条款通通无效。
最后就是一些政府特许之外的合同。比如说彩票,足彩,体彩等等在政府特许之外私设的赌博合同或者说销售合同这些均无效。所以你明白为什么支付宝以前有段时间设的彩票销售全部取消了吧?这种国家特许之外的销售活动很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造成一个巨大的钻空子行为,对经济的发展毫无益处。
公序良俗,公序良俗丨衡量当事人的行为是否应当给予保护的裁判准则 ♂
公序良俗丨衡量当事人的行为是否应当给予保护的裁判准则
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合称。公共秩序的含义多是指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社会秩序,包括经济秩序、政治秩序、生活秩序等,而善良风俗通常指的是社会公认的、良好的道德准则和风俗,是社会、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所必要的一般道德,或者说是特定社会所尊重的基本伦理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它有维护国家社会一般利益及一般道德观念的重要功能。按照《民法典》,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遗嘱等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姓名权的设定、使用等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从司法实践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年发布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规定:“违反规章一般情况下不影响合同效力,但该规章的内容涉及金融安全、市场秩序、国家宏观政策等公序良俗的,应当认定合同无效。”这里讲的公序良俗显然是指公共秩序意义上的公序良俗。
各国的民事立法中,有采用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两个概念的,也有仅用善良风俗一语的。《民法总则》首次在我国民事立法中采用了公序良俗原则的表述。之前我国的民事法律大都使用的是社会公共利益、社会经济秩序,社会公德等概念。如《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合同法》第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物权法》第七条规定:“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可以说就是公序,而社会公德则是良俗的集中体现。《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一切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风俗。民事主体实施法律行为的目的和内容,只要违反公序良俗,即使法律对该行为没有明确的相应禁止性规定,也可以认定其抵触法律。公序良俗的内涵与外延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在现代社会,保护劳动者、消费者、承租人等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弱者已经成为公共秩序的范畴。与守法原则相类似,公序良俗原则也是对民事主体自由意志的一种限制。当事人自愿实施的民事行为也不得违反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公序良俗成为法律为民事主体自由行动划定的另外一道红线。林肯曾说:“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法律规范必须以维护社会基本秩序和基本道德为基础,但法律也不可能将所有的道德准则事无巨细地都确认为法律义务,而只能要求人们不违反基本的道德准则。公序良俗原则将尊重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作为强制性规范,使民法成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及共同道德价值的重要载体,推动遏制歪风邪气,筑牢社会的道德底线,弘扬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相较于守法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的内涵较为模糊。但也正是这一特点,让公序良俗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法律禁止性规定的不足,填补了法律漏洞。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以及法律的滞后性,立法者不可能把一切应当禁止的行为都事先设想完备,并提前以禁止性规范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法律无具体的禁止性规定时,公序良俗原则成为司法机关衡量当事人的行为是否应给予保护的裁判准则。
公序良俗,民法典“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解读-何拥军 ♂
民法典“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解读-何拥军
#头条创作挑战赛#学习民法典、生活少风险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律师解读: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要求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从事民事活动中,不得违反各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
这里的不得违反法律,主要是各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能违反,否则,就是民事违法行为。
公共秩序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基本秩序和根本理念,是与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相关的基础性原则、价值和秩序。以往的民商事立法中被称为社会公共利益。善良习俗是指基于社会主流道德观念的习俗,也被称为社会公共道德,是全体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可、遵循的道德准则。
比如:沙滩上可以穿比基尼泳装,但要穿比基尼登上戏曲舞台上就违背了公序良俗。超出了大家所普遍认可、遵循的道德准则。
有些地方办白事,请来歌舞团在逝者灵柩前衣着暴露的跳来唱去,不仅不符合善良习俗的要求,也缺乏对逝者的尊重。
现在不少短视频平台都有直播功能,一些播主为了吸引眼球,赚流量,诱导打赏,在直播间言语低俗,充满暧昧挑逗,大尺度暴露表演,甚至淫秽色情表演,这些不仅属于违背公序良俗,而且也涉嫌治安违法,甚至刑事犯罪。
组织开展网络直播淫秽表演,房山一男子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网络图片)
还有:出入公共场合,就要遵守规则,地铁不是自己的家,不能说摘口罩就摘口罩,不能说脱衣服就脱衣服。网传视频内容显示,月日,一段上海地铁号线车厢内一女乘客衣着暴露供他人拍照,衣着暴露的乘客时不时做出劈叉等动作,还有同伴在一旁为其拍照。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这种行为就违背了公序良俗,为人所不齿。
女乘客衣着暴露地铁内供他人拍照(网络图片)
上海一女子仅穿内衣在地铁车厢内让人拍照,警方通报处理详情 - 西瓜视频
学习民法典,生活少风险,“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你知道了吗?
如果你觉得有用,欢迎关注今日头条号【荷律诗影】,点赞并转发支持。[作揖]
公序良俗,民法典“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解读-何拥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公序良俗,民法典“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解读-何拥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