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收养孩子吧,女婴出生14天被抛弃,养父供她成博士,24年后父母拿50万来认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收养孩子吧,女婴出生14天被抛弃,养父供她成博士,24年后父母拿50万来认亲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收养孩子吧,女婴出生14天被抛弃,养父供她成博士,24年后父母拿50万来认亲
2、收养孩子吧,女孩出生14天被遗弃,养父供她成博士,2011年生父母拿50万来认亲
年,一个刚出生才天的女婴,被父母狠心抛弃。年幼的孩子,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如果没有人管的话,她肯定活不下去。
幸运的是,女孩遇到了一对善良的夫妇,他们及时救下女孩,成了她的养父母。养父母的生活不是很富裕,但是对孩子很好,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女孩健康成长,还成了博士。
女孩被遗弃年后,她的亲生父母,拿着万元来认亲,希望女孩能够认祖归宗。
一边是生活富裕的亲生父母,一边是含辛茹苦照顾自己二十多年的养父,女孩该如何抉择?故事的结局令人唏嘘。
一、被遗弃的孩子,遇到善良的夫妇
惨遭抛弃的女孩名叫肖晶晶,年冬天,刚出生只有天左右的她,被亲生父母狠心丢到一个公园的垃圾堆里。
年幼的她,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本能地哭泣。她的凄惨哭声,被一对年轻的夫妇听到了。
这对夫妇比较穷苦,但是他们很善良,男的叫肖崇阳,女的叫祈春兰,两人结婚多年,感情一直很好,唯一的遗憾就是二人没有孩子。
中国人对血脉传承非常重视,肖崇阳每次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心里都会非常羡慕。他也渴望自己能有一个孩子,但是妻子的肚子始终没有动静。
祈春兰从小体弱多病,她知道丈夫很爱自己,也想为丈夫生儿育女。她试了很多办法,也没有效果,身体状况反而越来越糟。
肖晶晶被遗弃的那一天,祈春兰身体正好不舒服,肖崇阳很心疼她,不忍心让她独自去医院,专门请假陪着她去看病。
两人路过公园时,被遗弃的肖晶晶仍在哭泣,夫妻二人原本以为听错了,走进一看才发现,附近还真有一个孩子在哭。
夫妻二人顺着哭声寻找,最后在垃圾堆里看到了被遗弃的肖晶晶。当时,肖晶晶看着特别惨,小脸被冻得通红,明明是在大哭,发出来的声音却非常微弱。
夫妻二人看孩子如此痛苦,都非常心疼,赶忙把孩子从垃圾堆里抱出来。看着可怜兮兮的孩子,祈春兰心酸的抱怨说,谁家的父母这么狠心,居然把一个这么小的孩子丢到了垃圾堆里,真是造孽啊。
祈春兰的丈夫肖崇阳曾经当过兵,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他看到孩子这么凄惨,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他一边安慰妻子,一边对她劝说道,这孩子的爸妈估计还没走远,咱们去公安局问问,说不定能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
祈春兰拒绝说,不行,你看看这孩子,眼看着就要没气了,还是先抱着她去医院吧,我怕她撑不住,等孩子情况稳定一些了,咱们再去公安局报备。
肖崇阳觉得妻子的建议很有道理,于是陪着妻子先去了一趟医院。夫妻二人抱着孩子来医院检查时,医护人员都被孩子的凄惨模样吓了一跳。
肖崇阳夫妇慌忙解释说,医生,你快抓紧时间看看这个孩子吧,这个可怜的娃,被她爸妈抛弃了,不及时救治的话,孩子可能就没命了。
医生知道这是一个人命关天的大事,赶忙为孩子检查身体。折腾了好半天,医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对肖崇阳夫妇安慰说,你们别担心,孩子只是受了一点风寒,暂时没有太大的问题,只要在暖箱里待一段时间,体温就能逐渐恢复正常。
随后,医生就把年幼的肖晶晶送到了暖箱里,因为温度的提升,她的脸色逐渐恢复红润。祈春兰看着孩子乖巧可爱的模样,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出门的时候,祈春兰的身体还很不舒服,临时捡了一个孩子,陪着孩子折腾了一大圈,明明已经耽误了她自己的治疗,但是她不觉得难受,心里反而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感。
祈春兰情不自禁地对丈夫问道,要不,咱们收养这个孩子吧。祈春兰说这话的时候,眼里充满了期待。
肖崇阳一直想要孩子,特别想答应妻子的建议,但他最后还是拒绝了,他对妻子解释说,孩子都是爹妈的心头肉,这个孩子的爹妈,说不定只是一时冲动,现在可能正在找孩子,咱们还是去公安局报备一下吧,看看能不能把孩子送回去。
祈春兰听了丈夫的话鼻子一酸,险些哭了出来,一想到要把孩子送走,她心里就感觉空荡荡的。她和被遗弃的孩子,只接触了几个小时,时间明明很短,为何会有这种感觉呢?
祈春兰想不明白,但是理智告诉她,丈夫的建议很有道理,她不能因为自己喜欢这个孩子,就把孩子强行留在身边。真要是那么做了,那可就太自私了。
按照医生的说法,孩子需要在医院的暖箱里多待一段时间,确保没有问题之后才能离开。夫妻二人相信医生可以看护好这个孩子,放心地跟医生暂时告别,去了附近的一个公安局说明情况。
公安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登记了孩子的相关消息,等找到了孩子的亲生父母,会跟肖崇阳夫妇联系的。在找到孩子亲生父母之前,孩子暂时留在肖崇阳夫妇身边,由他们代为照顾。
二、找不到孩子的亲生父母,将弃婴收为养女
肖崇阳夫妇离开公安局的时候,已经快到深夜了,医院早已下班,所以他们先回家里睡了一觉。第二天一大早,肖崇阳夫妇早早起床,迅速来到医院与孩子见面。
医生告诉肖崇阳夫妇,孩子的情况已经基本稳定,可以抱回家了,以后有问题了再过来。
孩子或许意识到,是这对夫妇救了自己,祈春兰抱她的时候,她一点都没有抗拒,安安静静地躺在祈春兰的怀里,仿佛祈春兰就是她的母亲一样。
夫妻二人抱着孩子回家以后,孩子因为饥饿开始哭泣,没有生育经验的祈春兰,瞬间慌了神,她没有奶水,家里也没有现成的奶粉,要是孩子一直没办法吃东西,饿出毛病了咋办啊?
祈春兰越想越害怕,记得到处找人求救。四处打听了一大圈,祈春兰幸运地找到了一个哺乳期的宝妈,求她临时给孩子吃几口。
宝妈理解祈春兰的心情,临时帮她喂了几次孩子。祈春兰对此非常感激,但是她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请人帮忙,宝妈自己还有孩子要喂养,不可能把奶水都给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
后来,祈春兰研究出了一个办法,她把家里的热馒头,撕成很小很小的碎屑,丢到热牛奶里泡软,一点一点喂给孩子吃。孩子也很配合,基本上没有哭闹过。
祈春兰全心全意照顾孩子的时候,她的丈夫肖崇阳也没有闲着。肖崇阳时不时地去公安局询问情况,看看工作人员有没有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
每次出门办事,肖崇阳都会张贴一些寻人启事,希望孩子的亲生父母能够看到。此外,肖崇阳还经常拜托亲朋好友,让他们帮忙打听一下谁家丢了孩子。
肖崇阳为了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耗费了很多心血,但是结果却很惨淡,他来回找了好多地方,始终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一天晚上,肖崇阳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妻子祈春兰正在小心翼翼地给孩子喂饭吃,她的眼中充满了怜爱,肖崇阳知道,妻子是真的喜欢这个孩子。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肖崇阳艰难地张开嘴巴,对祈春兰说道,孩子的亲生父母现在都没有找到,我看是没希望了,咱们收养这个孩子吧。
祈春兰误以为自己听错了,有些难以置信地反问道,真的?那万一孩子的亲生父母找来了咋办?
肖崇阳回答说,我们先收养了,方便孩子以后上学读书,如果孩子亲生父母找来了,那就让孩子自己决定是走还是留。
祈春兰听了丈夫的话,陷入了沉默,但她很快就恢复了过来,笑着把孩子抱起来,温柔地说道,孩子,以后我们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
说完这话,祈春兰扭头看了看肖崇阳,跟他商量说,孩子以后就叫晶晶,怎么样?一闪一闪亮晶晶,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
第二天,肖崇阳夫妇抱着年幼的晶晶,来到了公安局办理收养手续。很快,肖崇阳一家的户口本上,就多了一页,上面写着肖晶晶的信息。从这一刻开始,肖晶晶真正成为了肖崇阳夫妇的孩子。
肖崇阳知道,年幼的孩子需要营养,总是让孩子吃牛奶泡的馒头,对生长发育不是很好。考虑到祈春兰的情况,肖崇阳咬牙拿出家里仅有的积蓄,给孩子买了一些奶粉。
肖崇阳自己则是节衣缩食,尽可能降低自己的花销,衣服破了就缝补,家具破了就想办法自己修。就算是必须花钱,那也是能省就省,能少花一分钟,就绝不多花一分钱。
很多时候,肖崇阳甚至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他对自己很抠门,但是对孩子很慷慨,每次看孩子奶粉快用完了,他都会赶紧花钱买一些,生怕因为买的不及时让孩子饿着。
祈春兰总是笑着问肖崇阳,你对孩子这么好,也不怕把她惯坏了?肖崇阳每次都是不以为然地回答说,这孩子随我,以后肯定很有出息。
在夫妻二人的精心照顾下,年幼的肖晶晶越长越大。每次肖崇阳下班回家,她都会用亮晶晶的眼睛看他,同时伸出肉乎乎的小手喊道,爸爸,抱抱。
肖晶晶的到来,给肖崇阳夫妇带来了很多欢乐。肖崇阳一直盼着自己能多挣点钱,让孩子过上好日子。
三、艰难挣钱,一家人贫困但是很幸福
可惜事与愿违,夫妻二人收养肖晶晶后,只过了短短几年时间,肖崇阳工作的单位,就出现了颇为严重的问题。
单位由于效益不好,开始大规模裁员,肖崇阳很不幸,成为了被辞退的员工。这个噩耗对一家人来说,跟天塌了差不多。
祈春兰常年生病,没有办法干重活,这个家的花销,靠的都是肖崇阳之前从单位拿的工资。现在肖崇阳被单位辞退,要是找不到新的经济来源,一家人连吃饭都是问题。
肖崇阳不敢在家里闲着,为了照顾常年患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他每天早早起床,出去干体力活,靠拉板车挣点辛苦钱,忙到很晚才能回来。
肖崇阳每次到家都是一身汗,基本上是一进家就倒头睡觉,祈春兰心疼他,想帮他减轻一点压力。可惜,她的身体支撑不住,无法跟肖崇阳一起出去干活,只能待在家里照顾年幼的孩子。
肖崇阳靠着拉板车,帮别人运货挣了一些钱,一家人的生活,勉强维持了几年。眼看着别人都过上了好生活,肖崇阳一家却还在困苦中挣扎,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自己一家的经济状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肖崇阳的拉板车工作,越来越不好干,总是找不到顾客。他知道一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在寻找的过程中,肖崇阳偶然间听人说,煤气公司缺人手,只要有人去报名,就有很大的概率被录用。正愁找不到工作的肖崇阳,立刻去了煤气公司填写申请资料。
很快,肖崇阳就被录用了,他的主要工作,是给客户送煤气,帮客户把沉重的煤气罐扛到楼上。
这份工作非常辛苦,只要客户有需要,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肖崇阳都要出门,用三轮车带着煤气罐到客户居住的地方,然后自己扛到楼上去。
进入煤气公司工作以后,肖崇阳每天要送几十次煤气,来回走几千阶楼梯。沉重的压力,逐渐压弯了他的腰,给他的身体造成了许多暗伤,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在家人面前诉苦,在家里的时候,总是笑呵呵的。
肖崇阳的工作非常辛苦,但是他的工资并不是很高,总是能省就省,把有限的资金,都用到孩子身上。每次买肉回家,夫妻二人都会很默契地把肉放到孩子碗里。
肖晶晶知道爸妈不容易,一直很听话,不愿意给他们添麻烦。她知道别的小朋友都有新衣服和新玩具,心里很羡慕,但是从不开口跟父母提要求。
哪怕是肖崇阳主动问她,要不要买点东西?肖晶晶也是摇头拒绝,只有买学习用品的时候,她才会怯生生地找父母要钱。
肖晶晶知道父亲供自己上学不容易,很珍惜学习机会,每次老师上课,她都会很认真的听,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然后找机会向老师请教。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认真读书的肖晶晶,每次考试都能得到不错的成绩,老师们经常夸奖她,让其他学生向肖晶晶学习。
肖崇阳夫妇收养肖晶晶的事情,在当地并不是什么秘密,他们也没有故意掩饰过。街坊邻居总是在背后议论他们,说他们掏心掏肺地照顾一个捡来的孩子,也不怕孩子以后跑了?
肖晶晶小时候一直以为,自己是父母亲生的,知道自己是被捡来的后,她险些崩溃,哭着跑回家,扑倒祈春兰的怀里,恳求她不要抛弃自己。
祈春兰抱着肖晶晶,很认真地说道,晶晶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心肝宝贝,爸爸妈妈永远爱晶晶。
肖崇阳虽然没有说什么话,但是他早就用行动证明,自己很爱肖晶晶,不会让她受一点委屈。
肖晶晶知道,肖崇阳夫妇是真心疼爱自己,明知道他们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还是愿意把他们当亲生父母看待。
别人每次说肖晶晶是被捡来的孩子,肖晶晶对养父母的爱,就会变得浓郁几分。
早已懂事的她,非常清楚地知道养父母对自己的好,他们不光救了自己的命,还给了自己一个完整的家庭。
肖晶晶一直盼着自己能够早点毕业,找一份好工作,好好报答养父母的恩情,可惜这个愿望没有办法完全实现。
年,祈春兰突然患病,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勉强坚持了一段时间,无奈的离开了人世。临终之前,祈春兰把女儿叫到身边,详细地说出了捡到肖晶晶的过程。
在此之前,肖晶晶只知道自己被亲生父母抛弃了,没想到自己当年居然那么凄惨,如果不是
肖崇阳夫妇及时路过,她很有可能早就死在垃圾堆里了。
肖晶晶哭着对祈春兰说,我只有您一个妈妈,以后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我都是肖家的女儿,不会是别人家的。
祈春兰吃力地抚摸着肖晶晶的手,恋恋不舍的说道,孩子,我们早就决定好了,尊重你的意愿,你想找亲生父母,随时都可以,你想留在这个家,我们永远都认你这个女儿。
四、亲生父母上门,女孩只认养父
祈春兰不幸去世后,肖崇阳和肖晶晶相依为命,肖崇阳继续给别人送煤气,靠体力挣点钱,供孩子上学。肖晶晶更加努力的读书,考入重点高中,还在高考中获得优秀成绩,被华中农业大学录取。
肖崇阳非常高兴,连连感慨说,要是你妈知道这个消息,肯定非常高兴。肖晶晶听了父亲的话,情不自禁地哭出了声。
肖晶晶读大学时,虽然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花销,但是她的生活开支,还是比高中时期多了不少。
肖崇阳不想让女儿受委屈,没日没夜的工作,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肖崇阳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一天比一天佝偻,看着特别令人心酸。
肖晶晶不想让爸爸那么辛苦,主动申请勤工俭学,一边读书学习,一边打工挣零花钱。四年后,肖晶晶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读研,后来还得到了去加拿大公费读博士的机会。
肖晶晶考上博士后,肖崇阳更加高兴,逢人便夸女儿有出息,街坊邻居都对肖崇阳很羡慕,觉得他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好孩子。
年,一对夫妇突然来到肖崇阳家里,当时肖晶晶正好在家学习,听到敲门声后出去看了看。
这对夫妇穿的衣服很华丽,一看到肖晶晶就激动的对她说道,孩子,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可算是找到你了。
肖晶晶听了这对夫妇的话,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但是她没有把对方拒之门外,而是礼貌的把他们请进屋里,给他们倒了一杯水。
进屋之后,这对夫妇再次对肖晶晶解释说,他们才是肖晶晶的亲生父母,这么多年以来,他们一直在找晶晶,希望她能回去跟他们一起生活。
说着,这对夫妇还从包里拿出了一张支票,他们颇为豪气的表示,这是万元,算是补偿肖晶晶养父母的,希望肖崇阳能收下这笔钱。
肖崇阳一家很穷苦,这万对他们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财富。看着这一笔唾手可得的钱,肖崇阳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反而充满了苦涩。
肖晶晶面无表情的问这对夫妇,你们说是我的亲生父母,那你们当初为什么要抛弃我?觉得我是个累赘?
肖晶晶的亲生母亲,赶忙解释说,不是的,我们那个时候做生意失败,欠了好多钱,实在被逼得没办法了才把你丢公园的。
肖晶晶自嘲道,没钱,迫不得已,寒冬腊月的,要不是我爸妈路过,我早就死了。我叫肖晶晶 ,我的爸爸叫肖崇阳,妈妈叫祈春兰,他们才是我的爸妈,我跟你们没有关系,现在没有,以后也没有,请你们离开,不要再来打扰我们。
这对夫妇离开后,肖晶晶和养父的生活逐渐恢复平静。年后,肖晶晶受邀参加一个节目,到了现场才知道,这次邀请居然是亲生父母一手策划的,他们想当众坐实肖晶晶的身份,用舆论迫使肖晶晶认亲。
他们声泪俱下的诉说,他们为了找肖晶晶付出了多少心血,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思念孩子,希望她能回到他们身边。
这一次,肖晶晶的心意依旧没有改变,她执拗地反驳说,我不是他们家的孩子,我姓肖。他们想让我回去,不可能。
回到家后,肖晶晶抱着父亲肖崇阳大哭了一场,她再次发誓,自己永远都是肖家的女儿,永远都不会离开这个家。
读完博士后,肖晶晶去了上海,凭着比较高的学历,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还把父亲肖崇阳也接了过去,希望用自己的余生好好报答父亲。
你养我小,陪我逐渐长大。我养你老,陪你度过余生。肖晶晶和肖崇阳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他们的感情,一点都不比亲生父女差。
女孩出生天被遗弃,养父供她成博士,年生父母拿万来认亲年月,一对夫妻登上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声泪俱下地向主持人讲述了自己的事情:当年生活困难,不得已才将孩子遗弃在路边,现在家境好了,想找回自己的孩子。
讲到动情之处,更是泣不成声。
他们的大女儿也在场,闻言立刻将一位身着褐色短袖、长发飘飘的女生拉上了舞台。
主持人问:“你就是当年的孩子吗?”
女生一脸冷漠地回答:“我不是。”
主持人说:“你父母也说了,当年是迫于无奈才将你遗弃的,你现在原谅他们,回到父母身边,就能有个家了。”
这个女生叫肖晶晶。
其实这一幕在四年前(年)就发生过,不过肖晶晶的回答和四年前一样:
“我有父母,我叫肖晶晶,我爸爸叫肖崇阳,我妈妈叫祈春兰,我姓肖。我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此言一出,在场的观众和主持人都震惊了,节目播出后,有不少人纷纷指责肖晶晶的冷漠行径。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再困难的家境,也不能把一个刚出生天的孩子遗弃在路边的垃圾桶里呀!对于肖晶晶对亲生父母的不理解,笔者是深感同情的。
一切事情还要回到年那个寒冷的雪夜。
捡来掌上明珠,贫寒夫妻苦中有乐年的冬天,在肖晶晶的潜意识里显得格外寒冷,刚出生不久的她,便被亲生父母扔进了垃圾堆里。
那天,一直体弱多病的祈春兰一起床,肚子就疼得不行,心疼她的丈夫肖崇阳连忙向单位告假,带着妻子去医院就诊。
当他们离开医院,路过一个公园时,路边垃圾桶旁边传来了似有若无的婴儿啼哭声。二人还以为自己想要孩子想疯了,都出现了幻听。
呼呼的寒风中夹杂着微弱的啼哭声,不仔细听压根听不出来。
两人对视一眼,十分确定自己没听错,立刻在垃圾桶的周围翻了翻。当看到那个被裹在襁褓中的孩子时,肖崇阳和祈春兰都惊呆了:
如此寒冷的天气,是谁家父母这么狠心!把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扔在这里。
婴儿的脸蛋被冻得发紫,哭声也越来越微弱。
祈春兰连忙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抱在怀里。身为军人的肖崇阳意识道:这孩子多半是被遗弃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先去公安局报备一下。
心疼孩子的祈春兰气到了:“你看看孩子,必须先去医院,公安局那儿以后再说!”肖崇阳也反应过来了,夫妻二人抱着婴儿便往刚刚离开的“孝感四医院”赶去。
不幸之中的万幸,医生说,孩子只是被冻着了,只需要在暖箱里待一段时间,待身体回温后,便可以抱回家了。
祈春兰看着暖箱中孩子逐渐变得红润的脸庞,一股暖意涌上心头。
肖崇阳抱着祈春兰,祈春兰转向肖崇阳,夫妻俩目光对视了一下:“我们收养这个孩子吧。”
看着妻子期待的眼神,丈夫肖崇阳不忍心拒绝妻子,但他还是开口打击人了。
丈夫表示我们现在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不知道她是不是被人故意遗弃在那里的,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我们应该先去公安局报案、打听一下,万一是别人不小心丢失了孩子,那他们的心里也一定会很着急。
祈春兰没有生过孩子,但她也知道为人父母丢失孩子之后的心情。她同意了丈夫的建议,在孩子待在暖箱里时,二人去了公安局报备,又到处打听是否有人丢失了孩子。
一番操作下来,二人回到家中已经是深夜了。祈春兰早就忘了自己早上是为什么会去医院了,她的全部身心都在孩子身上了。
第二天,天不亮,祈春兰又赶去医院看孩子,医生表示孩子可以出院了。祈春兰便把孩子抱回了家中,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要么喝母乳,要么喝奶粉,不然很容易夭折的。
祈春兰没有生育过,没有奶水,无法哺育孩子,这难不倒一个爱孩子的母亲,祈春兰四处打听,找到了一个正处于哺乳期的宝妈,拜托其给孩子奶两口。
一次两次还行,时间一长,即使关系再好,人家也不愿意了。祈春兰只好把家里的热馒头撕得细细的、小小的碎片,放进热牛奶里,一点一点地喂孩子吃。
肖崇阳比祈春兰更冷静:他知道这个孩子是捡来的,也许其中有什么误会,孩子并不是被人遗弃的,说不定孩子的父母正在到处焦急地找孩子。
这期间,肖崇阳曾多次向人打听是否有人家丢失了孩子,都得到了否定的回答。贴出去的广告也没有人回应,就连公安局也迟迟没有传来新的消息。
一天,刚奔波了一天的肖崇阳回到家中,远远地就看到家中的灯火亮着,听见妻子和孩子的笑声。看着妻子那洋溢着幸福的脸庞,肖崇阳做了个决定:我们收养这个孩子。
祈春兰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把孩子举高高,贴上她那稚嫩的小脸蛋,用最温柔的声音说:“乖孩子,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祈春兰抱着孩子,看向丈夫说:“叫晶晶怎么样?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一直一闪一闪亮晶晶!”
肖崇阳点头,表示只要你开心就好。
打铁要趁热,肖崇阳第二天就带上祈春兰和晶晶去公安局,办理收养手续,拿着新的户口本走出公安局时,祈春兰和肖崇阳都高兴极了。
之前肖崇阳一直板着脸,不是因为他不喜欢这个孩子,也不是因为他想有个自己的亲生孩子,而是因为他担心孩子只是不小心丢失的,会有人把她抱走。
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要是不抱希望,孩子走的时候也就不会太伤心。
好在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晶晶是我肖家的孩子了!
养父的一天,起早贪黑萝卜白菜晶晶是自家孩子了,当然要尽力给她最好的!
祈春兰没有母乳,无法哺育孩子,肖崇阳夫妇把家中仅有的积蓄都拿出来,去给孩子买奶粉,自己吃差点没关系,一定要让孩子吃得好!
很快晶晶越长越大,每次肖崇阳下班回来,看到晶晶那圆滚滚的大眼睛看着自己,心都要融化了,肖家时常弥漫着欢声笑语。
奈何好景不长,几年后,肖崇阳所在单位大幅度裁员,肖崇阳也成为了失业的一员,家中一下就失去了经济来源,原本就拮据的生活变得更捉襟见肘了。
祈春兰一向体弱多病,自然干不得重活。失去了工作的肖崇阳也不敢闲下来,为了这个小家,肖崇阳开始去拉板车,给人拉东西,干体力活,短时间内还是赚了一点钱的。
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大家的生活都变好了,没人肯找拉板车的拉东西了。
肖崇阳只能重新找工作,看到煤气公司缺人手,就报了名,开始给人扛煤气罐上楼。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只要顾客需要,肖崇阳就得出门,用三轮板车、用肩膀将一罐又一罐的煤气罐扛上楼,一天至少要送几十户人家,至少要爬几千阶楼梯。
在这一时期,家里开始省吃俭用,吃食多半也是最便宜的萝卜白菜,偶尔买点肉,也会全部夹到晶晶的碗里。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懂事、早当家,肖晶晶很懂事,她知道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她从来不会吵着闹着要买新衣服、买零食。
晶晶学习也很刻苦,经常被老师表扬。她在上学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听到过这样的言论:
哎呀,看那家人,不是自己的孩子,还那么掏心掏肺地对她好,也不怕以后孩子去找自己的父母、抛弃他们。
肖晶晶第一次听到的时候,还会跑回家向妈妈告状。祈春兰将晶晶搂在怀里,表示:晶晶是妈妈和爸爸的心肝宝贝,不用怀疑我们对你的爱,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后来,肖晶晶再次听到这样的言论时,她都不再理会了,她知道爸爸妈妈都很爱自己。
养母道出真相,孝顺女儿不离不弃三口之家的生活,就这样清贫又幸福地过了下去,奈何,麻绳专挑细处断。
年,岁的肖晶晶才刚升入初中没多久,祈春兰的身体越发地差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彻底击溃了祈春兰身体的防线。
眼见自己时日无多,祈春兰最终和丈夫肖崇阳商量过后,决定:把当年的真相告诉晶晶。
祈春兰躺在床上,回忆着年的冬天,一旁的肖晶晶听着听着就流下了眼泪。
她没想到,这么多年掏心掏肺对自己好的父母,竟然不是我的亲生父母;我的亲生父母竟然这么狠心,抛弃我。
肖晶晶表示:妈妈,我喊了您这么多年妈妈,不管以后会发生什么,您就是我的妈妈。我这一辈子只有您和爸爸。我就是肖家的女儿,不会是别人家的。
祈春兰笑了,怜爱地摸着晶晶的手,表示:告诉你这件事,是因为我们尊重你的决定,我们希望你能自己决定。若是你真的想找亲生父母,也没关系,只要你想回来,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发愤图强的女儿,勤工俭学保送读博没过多久,祈春兰就扛不住了,撒手人寰。
肖晶晶在学习上更加用功,初中毕业后便升入了湖北省孝感市的一所重点高中。年,肖晶晶拿到了华中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左邻右舍得知消息后,都纷纷前来庆贺。肖崇阳那天喝了点酒,看着那份录取通知书,不知不觉的眼眶就红了,“你妈妈要是还在,知道这个消息肯定得高兴坏了。”
闻言,肖晶晶的眼睛也红了。
大学的学费更贵,肖崇阳没日没夜地打工赚钱,他常年扛煤气罐赚钱,原本佝偻的身躯显得越发弯曲了。
肖晶晶也很懂事,一进入大学便申请了勤工俭学,尽量减少向父亲要钱的次数。
四年后,成绩优异的肖晶晶被直接保送读研,还在众多竞争者中拿下了“两年后去加拿大公费读博士”的机会。
就这样,养父靠送年的煤气罐,把养女供成了博士。肖崇阳的脸上都笑开了花。
但是,令肖崇阳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来了:晶晶的亲生父母找上门来了。
拒绝亲生父母,一心侍奉养父年,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声传来,正在家中温习功课的肖晶晶连忙起身开门。肖晶晶一打开门,只见一男一女站在门口。他们身上那昂贵的衣服和皮包与破旧的民居格格不入。
这对中年夫妇一看到肖晶晶,情绪瞬间变得激动:
“晶晶!你是晶晶!我的孩子啊,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肖晶晶见状多少心里有点数了,请人站在门外终归是不好的,肖崇阳经常以身作则,教育她:有客人来访,不管因为什么,一定要请进屋内,这才是待客之道。
肖晶晶请这对中年夫妇进屋坐下,起身给二人每人端了一杯水。那个中年妇女终于勉强冷静下来,接过水杯想喝一口水,不知为何又放下了水杯。
中年男子则拿出皮包一顿翻找,最终拿出了一张支票,放在桌子上。
“孩子,这么多年了,我们终于找到你了!你愿意跟妈妈和爸爸回家吗?”
肖晶晶沉默不语,这对中年夫妇见状,还以为晶晶有点害羞,便打开了话匣子,想打开晶晶的心扉。
“我十月怀胎生下你啊,那个时候你刚出生,小小的一个,乖巧极了。”“你不姓肖,你是我杨家的孩子!”“是我们不好,我们应该早点来找你的。”
肖晶晶抬眼看向这两个人,他们正在诉说以前的事。中年男子终于想起自己放在桌子上的支票了,小心翼翼地将支票推了过去。
“这是万,算是我和你的妈妈给你和你养父母的一点补偿,孩子,我们希望你能收下。”
肖晶晶一句话打破了现有的和平:“为什么当初扔掉我?”
看着肖晶晶的眼睛,二人险些说不出话来。还没等二人想好回答,肖晶晶的另一句追问又来了:“因为我是个女孩吧,不想要我了,我是累赘,对吧?”
“不是这样的,”中年妇女连忙解释,“那个时候,我和你的爸爸做生意失败了,欠了好多钱,实在是迫不得已才把你丢在公园的。”
“是啊,没钱,不想要女孩,寒冬腊月的,就把我丢在公园的垃圾桶旁边。”中年妇女还想再说点什么,被肖晶晶制止了,“要不是爸爸妈妈那天路过,我早就死了!”
肖晶晶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过于激动了,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告诉面前这两个人:
“不要再说‘你是我妈妈,他是我爸爸’之类的话。我有父母,我叫肖晶晶,我爸爸叫肖崇阳,我妈妈叫祈春兰,我姓肖。我和你们没有任何关系,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肖晶晶将二人请出家门,最后表示:
我知道你们现在的条件很好,比我养父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过了这么多年才想起来认回我,为什么?真的是因为你们生意好转了?因为我是个博士,学历够高,你们脸上有光,不会再因为女孩的原因而蒙羞了吧,请回去吧,不用再来了。
面对亲生父母想拿万认亲,肖晶晶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她根本就没把钱放在心上,等肖崇阳回来后,肖晶晶轻描淡写地将此事说了一遍。
肖崇阳表示不会干涉晶晶的选择,肖晶晶原以为将这两人赶出去,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没想到年后,也就是年,肖晶晶居然受到《中国梦想秀》栏目组的邀请,去参加节目。更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一切居然是那对中年夫妇安排好的。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他们试图通过节目组、主持人和观众的多番压力,认回肖晶晶,让肖晶晶认同他们是亲生父母的关系。
这种认亲的方式,实在是太唐突了,完全不顾肖晶晶的感受。
肖晶晶当然压根不买账,全部拒绝,表示:想认回我,门都没有!
虽然我们常说“血浓于水”,但是这个故事中,很明显“养育之恩大过天”。
如果那天肖崇阳和祈春兰没有路过公园,没有听到肖晶晶的哭声,只怕肖晶晶早就被那寒冷的冬风夺去了生命。
养女肖晶晶也没有忘本,没有忘记养父母在自己身上倾注的半生心血。读完博士后,肖晶晶就在上海找了份工作,顺利定居之后,便将肖崇阳接到了上海,精心照顾。
对于这起事件,笔者感慨,善良的肖崇阳和祈春兰在家庭困难的情况下,捡到孩子后,在自己认知的范围内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养父省吃俭用扛年煤气罐把孩子供上大学,念成博士,孩子成才后,回报父母恩,不嫌家贫,一心孝敬养父,这种精神值得社会发扬。
笔者还想说的是,对于肖晶晶的亲生父母遗弃婴儿事件,是要受到谴责的,但事情都要向前看,亲生父母之所以想要认回孩子,无非是想弥补当年的过错;笔者希望,以后的日子里,两家能够和好,能够互相照顾。
故事的最后,笔者希望有个好结尾,相信祈春兰在天之灵也会高兴:自己当年的决定没有做错!
参考文献:
楚天都市报:老汉送年煤气培养出博士养女
孽缘——抱来的儿子(小小说)作者:暮紫
“吴师傅家抱来了一个儿子,这下圆满了。”
“你听谁说的?”
“我亲眼看见的,这还能有假?”村民们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哼,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吴老婆子那么凶。”邻居老赵撇了撇嘴,不屑地说道。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人们都用一种不信任的眼神瞅着他,他又来了劲,“咋啦?我说错了咋滴,要是这孩子真有福气,那是来对了地方,要是命中无福,指不定啥下场呢?不信等着看。”
大家将信将疑地看了他一眼,散了。
吴师傅和老婆子一辈子生下了五个女儿,没有生出儿子,在农村,没有儿子总觉得低人一等,更何况吴师傅家里还是三代单传,他多么盼望能有个儿子啊,吴师傅心里挽下了结。
吴师傅一辈子是厂子里的大拿,什么难干的活,到他手里瞬间就迎刃而解,他在厂里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除了浅薄小气点外,本质还不是太坏。
他的媳妇不是本地人,人称吴老婆子,吴老婆子个头不高,像一个饱满的独颗豆花生,不可小看这个花生豆一样的女人,她的心眼儿贼多,而且都是比较阴险不怀好意的那种。在街坊邻里间,和她共事的人很少,好像一挨她,就准遭了算计一样。
他们两口子很会“做事”,人前夫唱妇随,吴师傅说了算,人后,吴老婆子那么鬼精的人,就不一定吴师傅说了算了,但是在他们抱养儿子这件事上,他们显然是商量过无数次,再做决定的。
吴师傅在连生三胎女孩儿后,确实怕了,不敢再生了,这一张张嘴,都得要吃要喝的,万一再生个女儿呢?但是要一个儿子的愿望又是那样强烈,于是两口子又是请神又是许愿磕头的。尤其吴老婆子买来了纸钱,在神灵面前烧了一大堆灰,嘴上念念有词:“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啊,一定保佑吴家生个大胖儿子……”振振有词念完后,头磕得崩崩响。
没成想四胎又是个女儿,吴师傅有一个同事,媳妇肚子里是一肚子儿子,生了一个又一个,和他家里恰好相反,聪明的吴师傅心生一计,那天下班后截住同事问道:“咱进一步说话可好?”同事诧异地看着他,跟着他进了值班室。
吴师傅直言不讳地说:“我想给你换儿子,你看行不行?”
同事被他这么唐突一问,一下子瞪大了眼。“你说啥?换儿子?咋个换法?你说说看。”
吴师傅往同事跟前拉了拉凳子说:“你看你缺个女儿,我缺个儿子,咱们两家换一个孩子,岂不是两全其美,你我都如意了?”
“这,你说的倒是不错,不过这孩子的事,我一个人也当不了家,我得和老婆商量一下。”
“那是,要商量,要商量的。想必你老婆也会同意的,我家小四长得白净乖巧,就把小四给你。我等你回话啊。”
过了好几天,同事才慢慢吞吞地说:“也不知道行不行,要不先让俩孩子试试?”
“那敢情好,试试,”吴师傅当天就把四女儿给人家送了去。顺便领回了同事家的一个儿子。
换过来的孩子,到底不是个物件,谁看谁也是别别扭扭的,试了两天又换回来了,因为都不适应,吴师傅换儿子的事,到此为止,再也不提起了。
孩子还是自己生养的好,接着努力吧,过了两年媳妇又怀上了,谁知生下来又是个女孩子。吴师傅两口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欲哭无泪啊。
“难道我老吴此生就是没儿的命?”吴师傅自言自语着,他已经不再年轻了,将近五十岁的人了,脸上长满了褶子,鬓角早已有了白发。
不能再生了,他和老婆子说,宽几年,有合适的了咱抱养一个吧。老婆子这时也不再反驳,点头应允。
老天似乎也要成人之美,就在他们睡思梦想想要个儿子的时候,邻村的一户连生了好几个儿子,正有意把最小的小儿子送人。吴师傅听说了,赶紧带着老婆子就去人家家里瞧那孩子去了。
孩子的父母比他们两口子年轻很多,孩子娘皮肤白,高挑个子,人也老实,生的儿子也是白皙俊美,他们一眼便相中了。
商量好后,吴师傅便去抱那孩子,这时孩子娘哭了:“吴师傅,你们家缺这一样,你们稀罕这个儿子,我和孩他爹才决定给你,俺们可是盼着儿子到你家享福去了,你可要对孩子好啊……”
“这说的哪里话,俺抱回去就是当俺亲儿子养的,俺还能慢待了俺儿子。”吴老婆子快言快语道。
她把孩子抱在怀里,黑眼珠滴溜溜转了一圈说:“这孩子俺今天抱走,就成俺的了。从此与你们就没有关系了,日后也不要相认,也不要走动,你答应了,我才放心。”
孩子娘眼含热泪点了点头。
吴师傅费尽千番周折,终于有了儿子。
……
抱来的这个儿子,给吴师傅这个家带来了快乐和欢笑,吴师傅老两口也是精心养着护着,那是这个儿子一生中度过的最快乐的时光,无忧无虑的童年,不知道自己身世的天真,懵懂纯粹无邪的心灵……还有他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撒欢发坏,搞恶作剧……
儿子一天天长大,时常跟在吴师傅身后,一蹦一跳的像个小机灵鬼,虽然吴师傅的背已有些弯,这一对父子看上去年龄并不和谐,但是儿子在身后一口一口爹的喊着,吴师傅心里还是满满的兴奋。
以前说三道四的邻居们也渐渐不再说什么,只有老赵还依然会从鼻子里冒出来一句:但愿能笑到最后吧,不是光过小时候呢,长大后再去看结果也不迟。
老赵难道有神眼?后来发生的事还真照着老赵的话来了……
儿子长大后,吴师傅两口子也渐渐老了,他们越来越觉得这个儿子,不那么“地道”,倒不是这个儿子干了啥坏事,而是他们总觉得这个儿子没有朝着他们想象中的样子去长,比方说这个儿子性格绵软,和吴老婆子的强势正好相反,儿子天性善良,没有那股子闯劲和狠劲儿,吴老婆子就嫌弃人家没本事。
说来说去不是他们的基因,横竖觉得人家孩子不好,一方面怕这孩子出去闯荡了不能守在他们身边尽孝,一方面又嫌人家没出息,怕拖累自己。
不过该娶媳妇的年龄,他们也不能袖手旁观,碍于情面,他们还是给儿子娶了媳妇,也没有新房子,就在自己住的半旧的院子里腾出了一间配房,作为新房。
不了解详情的女方家里,还觉得攀了个好亲家,上面五个姐姐帮衬,吴师傅又有正式工作,女儿嫁过去还不是被捧着,敬着?
事实上呢?
吴老婆子把这媳妇一娶到家,就认为大功告成,媳妇过门没有多久,就把儿子儿媳叫到跟前:“俺们老了,也管不了你们,以后的日子你们自己过吧。下午就把家常日用给你们备些。”
新过门的媳妇一听她的话,脸色就变了,才过门几天,就让他们单过,婆婆分明是嫌他们麻烦。她日常从她婆婆一脸计谋的脸上早已读出了她的孤傲和不耐烦。
现在的年轻人的一言一行,都和老年人不一样,吴师傅也渐渐看不惯他的儿子和儿媳,同一个屋檐下,两代年龄跨度这么大的人,琐碎的生活中处处都是代沟。
吴师傅两口子逐渐发展成一点都不能容忍,他们看不惯年轻人,尽管儿子一直努力迎合着他们,做事谨小慎微,极力讨好他们,但是丝毫没有阻止得住他们的横挑鼻子竖挑眼。善良的儿子以为不在一起住会好点,于是求他爹了:“爹,要不我们搬出去住吧,我想买个房,您老给抬抬手,帮忙凑点钱,我日后还你。”
吴师傅淡淡地冷笑一声,说:“买呗,有钱买啊,没人拦着你,想问我凑钱,一分也没有。”吴老婆子在一边阴沉着脸,脸像烧柴熏黑的锅底一样黑。
儿子张大眼睛看着他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其实吴师傅退休这么多年了,谁不知道他手里攒了不少钱,再说他的五个女儿个顶个的富裕,他也不用顾谁,儿子张这个口,没多有少总得有点表示吧。
儿子热脸贴了个冷屁股,这个善良软弱的孩子从此在心里挽了疙瘩。他是打算一心一意给他老爹老娘养老呢,结果呢?爹娘冰冷齐整的话和一脸不屑与冷漠,让他的心底透心凉。他们即便不愿意他们买房搬出去,也可以好好说道说道啊,没必要把他当成仇人一样。
金钱是试金石,能试出感情的真假,也能试出亲情的虚实。
其实,儿子也早已觉察到他长大后,父母的冷漠和对他的一毛不拔,话里话外都和以前变了样。这其中也不乏姐姐们每次来了的煽风点火,说三道四。
他越想心里越难过,对自己身世的疑惑,在他心里也逐渐明朗起来,但是人家养他大,他也得养人家老。他从心里没有抛弃过养他的爹和娘。
而直接让他崩溃的是,上次三姐来了。三姐最有钱,从饭店买了好多现成的熟食,带了过来,三姐和父母摆了一桌,自顾自地吃了起来,连让他这个弟弟一下,都不让。
他们吃完后坐在屋子里聊天,儿子正好从窗前经过了一下,听见他娘压低嗓门说:“三闺女啊,娘最信得过你,你爹这个存折马上到期了,我们又攒了三万块钱,你把这三万块钱和那存折上的钱存到一起,凑个整。记住,千万不能说,千万啊,让那个没出息的知道了麻烦了,我们当初真是有眼无珠,养了那么一个废物……”
儿子在外面听得一清二楚,他娘说的那个没出息的废物就是说他,他的心像被谁一下子挖走了,空落落地,满眼酸楚。
他跌跌撞撞回到自己的屋里,随手惦起一瓶啤酒,一饮而尽。他的心里没有承受能力,经不起一点点的打击,哪里经得起这种心灵的摧残和伤害呢。
他变得日渐颓废,在他面前,到处都是黑色的墙壁,他处处碰壁,没有办法冲出去。心里的结,缠缠绕绕,越结越深,越结越牢,随时随地都有让他窒息的可能。
父母对他的变化,不仅没去关心和疏导,而是更加嗤之以鼻,讽刺挖苦他的话,不绝于耳……
他真的忍不住了,那天趁媳妇不在,买了一打酒,狂喝起来,直到喝得胡言乱语丑态百出。
喝完后他没有回家睡觉,而是趔趔趄趄出去了,第二天发生在本地的一则新闻炸了窝。
在村外的铁道上,发现了一具男性尸体,身体已被轧成三截,请知情者或者家有短时间内失踪人员的,速来认领!!
如今,吴师傅两口子已经八十岁高龄了,他们相互搀扶着打发着自己的老年时光,这一生心头的愿望估计很难实现了。
(我是平凡人,与你讲述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事,如果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我们一起去感受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谢谢。)
收养孩子吧,女婴出生14天被抛弃,养父供她成博士,24年后父母拿50万来认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收养孩子吧,女婴出生14天被抛弃,养父供她成博士,24年后父母拿50万来认亲、收养孩子吧,女婴出生14天被抛弃,养父供她成博士,24年后父母拿50万来认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